商丘启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重要引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06

    2010年年初,商丘确定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四项重点工作”。年终岁首,为总结“四项重点工作”成就及经验,加大“四项重点工作”宣传报道力度,按照市委宣传部的要求,近日,记者分赴各县(市、区),走进政府大院、工地现场,采访主管部门、企业家老板,倾听经验介绍,了解发展思路。

    提起产业集聚区,不能不提起民权,因为民权经验和发展速度,在全市领先。“书记、县长冲在招商一线,舍得投资,敢于冒险,这是民权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关键。”民权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进领告诉记者,“企业家老板拿着钱只管来民权投资,政府帮忙建厂房,提供职工宿舍、专家宿舍……民权产业集聚区被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典型示范产业集聚区,其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交流。”

    民权产业集聚区只是我市产业集聚区的一个窗口,透过这扇亮丽的窗口,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市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争相晋位的整体形象。一组数据可说明问题:201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2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个,主营业收入实现6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0%,新增就业人员7.89万人。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产业集聚区建设被列入2011年经济工作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要继续拓展产业集聚区空间。回顾去年一年来取得的成绩,“重谋划、高投入、重招商、育集群、强机制”等五个关键词贯穿其中。

    重谋划,规划体系基本完善。按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实现精准对接的要求,我市集聚区用地均已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区内基本农田全部调出。各产业集聚区根据资源和产业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合力规划空间布局,努力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发展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截至目前,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总数85家。其中以香雪海、兆邦为龙头的制冷企业25家,以九鼎、小乔为龙头的果酒企业也已突破20家。截至去年11月底,园区年产值已达58亿元,全年可轻松突破60亿元大关,年实现税收1亿多元。”谈话间,陈进领充满自信。

    有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今年以来,我市产业集聚区在加快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中心、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在资金投入上,探索出三种模式:一是政府投资,建设投融资平台。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累计注册资本金18.14亿元,去年为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17.77亿元;二是利用市场化手段,采用BT、BOT投资模式,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三是发挥城市(县城)现有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作用,推动城市现有设施与产业集聚区衔接共享。

    基础设施建好了,采用什么方式招商呢?在目前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如何才能打动客商、招来客商,使其落地投资呢?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招商主导政策下,各县(市、区)纷纷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突出产业招商、或突出以商招商、或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行业优惠政策等等。但有一点是各县(市、区)的共识:要招商,必须有“政府大员”亲自出马,大项目必须有书记、县长亲自出马方可搞定!

    招商引资实行一票否决制,压力巨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招商引资“饥不择食”!在招商项目上,主管产业集聚区的政府部门——市发改委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项目入驻,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和低水平、产能过剩项目建设。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市发改委明确提出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四个提升”:一是产业提升,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把集聚区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平台,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推进项目加快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二是项目提升,引进建设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三是功能提升,要实现城市现有设施与产业集聚区衔接和共享。四是服务提升,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如何评价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质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各县(市、区)纷纷把主导产业的营业收入和项目入驻数量当成加快集聚区发展的重要考核目标。民权县围绕制冷产业,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年产300万台冰箱、总投资12亿元的浙江香雪海电器集团的入驻,进一步壮大了民权制冷产业规模,兆邦电器与日本松川合资生产的专用冷藏车,为打造全国制冷基地添加了重要砝码。柘城县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市改造相结合,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德兴纺织、力量新材料、海乐电子等一批项目的入驻。虞城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产业集聚区进行功能合理分区布局。并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围绕纺织服装、五金电子产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入驻了乔治白服装、春宇纺织、英达尔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主导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睢阳区产业集聚区围绕纺织服装、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围绕化工、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围绕新能源及新材料、梁园区产业集聚区围绕铝深加工及医药,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金昌说:“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动机,对推动我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拉动我市和县域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的载体,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已成为启动商丘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商丘网-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