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好村官陈国明:实在人,热心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0

   前言:

    一个朴实善良的老人,一个公道正直无私热心的农村老汉,40多年如一日,在偏僻的黄河滩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他可以20多天没日没夜为了忙活村里的挖河修桥而累倒,他可以带病在抗洪抢险前线坚持8天8夜不回家,扛起麻袋去堵堤比年轻人跑的都快。他可以在40度的高温下独自一人在田间忙碌,他可以10多年不给自己买新衣服穿,但在勤劳俭朴的背后他却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并资助数名贫困学生。他是出了名的好女婿,他是远近闻名的“活雷锋”,他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他在平凡中拥有着精彩的人生。

    作为一个农民,他勤劳俭朴,干起活来很少有人能比,是有名的好庄稼手;作为一个村干部,他公道正直,无私奉献,用40多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获得了村里人的信任和拥护;做为一个男人,他孝老爱亲,以前经常跑七八里路为岳父家干农活,岳父那个村很多人都熟悉他,是有名的好女婿;作为一个党员,他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多次为灾区捐款并资助数名贫困学生。

    记好村官陈国明

    “他是个好人,是个实在人,是个热心人……”每个认识陈国明的人,只要一提起他,几乎都离不开这句话。这是朴实的农民对陈国明最真挚、最崇高的评价。

    陈国明,男,62岁,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后陈寨村人,现在是陈寨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他从18岁就开始当村干部,40多年如一日,在偏僻的黄河滩区自强不息,甘于奉献,乐于助人,肯于吃亏,被誉为“雷锋式好村官”。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40多年来,村里无论谁家有事都会毫不见外的找他帮忙,而他也总是很热情很有耐心地去帮大家。分责任田时,对个别不好的地块如果大家都不想要,陈国明就自己要。洪水来的时候,他总是不顾生死安危地冲在抢险最前面,他曾七天七夜坚持在黄河小堤,扛起麻袋去堵堤比年轻人跑的都快,多次获得了“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以前给村里那些去世的人换穿衣服,不管深更半夜还是炎炎夏日,他都随叫随到去帮着穿寿衣,哪怕都有点腐化的味了他也毫无怨言。在他担任大队会计、村委会会计期间,村里帐目清楚,收支明白......几十年来,他一直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群众踏踏实实办事,公道无私,正直热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拥护。

    2010年刚过完春节,村里的很多青壮年就出去打工挣钱了,陈国明也带领剩下的村民开始忙了起来。灌溉渠需要清挖,村子东北头的小桥也需要修建,挖河修桥需要租用挖土车以及购买水泥砖石等。没有劳力,陈国明就发动没有外去的村民参加修桥挖河,没有资金,他就和村组干部想办法自行解决资金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参加修桥挖河的村民也都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干的很卖力,陈国明更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从3月份开始,他天天都从天明忙到天黑,晚上还要加班对帐。虽然陈国明身体比较好,但毕竟是62岁的人了,4月4日,看着挖好的河道和修建好的小桥,他终于累倒在了床上。家里人埋怨他干活不要命,但他却说:“为了大家,我累倒也值得。”

    他在奉献中收获着快乐

    在村里陈国明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经常看见他在田间的身影,七八月份有时候天都已经热到40度了,而他却还独自在田地里忙碌。陈国明也是个很简朴的人,他甚至10多年都不舍得自己给自己买新衣服,平常都是穿儿子穿过的衣服。但他在勤劳节俭的背后却一直有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陈国明主要靠种地生活,日子也不富裕,邻居有的都盖起了两层小楼,而他家的房子却还是30多年前的旧瓦房,还有三间房子经洪水浸泡早已成了危房,甚至他家的院落连个大门都不舍得安装。但他却省吃俭用对该乡马庄村、后园村、前园村的几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受到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的好评。赶集时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会主动骑三轮车把老人送回家。下雨后田间小路沟沟多难走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把自己家没长熟的庄稼割掉一大片,让别人的车辆从自己家的责任田里经过。2007年移动公司在后陈寨村建一座信号塔,陈国明给那些施工人员义务做饭,还送米、送面、送西瓜给那些干活的人,直到现在王师傅提起陈国明都还是很激动:“我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但都没见过象陈国明这样的大好人”。2010年1月25日,在电视上看到海地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震灾害后,特别是通过电视看到有些灾民甚至吃不上饭时,陈国明寝食不安,他骑车几十里跑到海通乡找到了一个熟人,并委托熟人去濮阳市慈善总会替他把自己积攒下来准备过春节用的200元钱捐了出来,为地震灾民献上了一份爱心。2010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他委托村里在郑州读书的学生替他前往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献出了爱心。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他又赶紧骑车跑到乡政府找到包村干部,第一时间为灾区同胞捐出了200元善款。今年他还响应河南省慈善总会的号召,设立了以“陈国明”冠名的小额爱心基金,钱虽然不多,但却在偏僻的农村营造了人人都可参与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40多年来,象这些平凡生活中的小事陈国明做了很多很多,处处彰显了一名农村普通共产党员的朴实善良无私博爱。

    2010年8月底,陈国明又去几里外的集市上卖了些自家的麦子,他说学生就要开学了,他过几天还要去学校资助几名贫困学生。他说虽然他不富裕,但孩子们都出门打工了,家里存放的麦子也吃不完,他卖掉些麦子能帮助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或是向灾区献出点爱心比让他住好房子穿好衣服都快乐。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大河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