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好村官陈国明:实在人,热心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0

    他甘当群众的“出气筒”

    群众因为生活琐事难免会发生邻里矛盾,感觉吃亏的一方往往会找到陈国明大喊大叫,有的甚至冲他吼着发脾气,而他总是耐心倾听群众意见。有时候全家人正在吃饭或有客人的时候,也会听突然找上门的群众吵嚷,对此他总是耐心劝慰,从不生气。2007年8月份,“村村通”工程开始了,按照统一规划,村里的街道宽是6米,恰巧一家村民的一棵小花椒树影响施工需要刨掉,这个村民不仅不理会,反而和另外一名村干部争持起来,陈国明赶紧上前劝解,该村民却一拳打到陈国明的脸上,脸上出了个大包。派出所知道此事后,要追究这个村民,又是陈国明出来说情才算了事。这个村民知道后很受感动,立即刨下自己的花椒树,主动给陈国明道歉。他总是说:“大家选我当村干部,是因为信任我,他们有时候情绪激动也不是冲我个人,而是因为我是大队干部,倾听群众心声帮大家排解不满情绪是我的责任,他们就算有过激行为我也要宽容,因为我不仅是一名村干部还是一名党员”。几十年来,他在村里从不摆官架子,更不会盛气凌人地耍派头,有的只是理解群众,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当群众的“出气筒”,在群众心中树立了一名普通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促进了社会和谐。

    倡导尊老爱幼 关注教育问题 重视发展致富

    陈国明不仅对村里的老人都很关心,而且一直强调孝老爱亲,岳父岳母健在的时候,他经常跑七八里路去岳父家帮忙干活,直到现在岳父家那个村里都还有很多人认识他熟悉他,是出了名的好女婿。他所负责的后陈寨村家家都很孝敬老人关爱孩子,疾病磨难都不离不弃,从没发生过谁不孝顺谁不关爱亲人的事情。

    陈国明向来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他的熏陶和带领下,几十年来后陈寨村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氛围,村里人喜欢相互比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孩子考大学考的分数高。现在在北京工作的女博士陈俊盼每当提起自己的家乡,她都很感慨地说:“我们村能有国明爷那样的带头人真是幸运。”

    后陈寨村位于渠村乡东滩区,离濮阳县城有80里,位置比较偏僻,又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在发展经济上受到一定自然条件的制约。陈国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带领村民们在大力发展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同时,积极开展养鸡养猪养鱼等养殖业项目,还大力引导村民进行绿色种植业和劳务输出外出打工等,彻底改变了大家过去“等、靠、要”的思想,没有了过去农闲时村里人总聚在大街上闲聊瞎侃的情景,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有的甚至还买上了小轿车,村里人的好日子正红红火火地飞速向前发展着。

    好村官铸造好村风,在他的带领下,40多年来他所负责的后陈寨村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的,更没有一个人不孝顺不关爱家人的,村里也从没发生过小偷小摸杀人放火等刑事治安案件。2008年初濮阳县县委书记张建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洪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邱国让等领导看望他时,对他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河南日报》、《濮阳日报》都以《当干部就要和群众心贴心》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作为中青网和大河网推荐的候选人,他还获选了网媒首届感动中国人物,并高票入选了2009河南名人扑克劳动模范榜。

    陈国明40多年如一日在偏僻的黄河滩区热心为大家做好事做实事,他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大河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