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顾委之子官职不过副科级 习惯老革命家庭朴素作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0
|
“父亲从来没有照顾过我”
河南商报记者:后来呢?
段存让:我在教师岗位上干了好多年。
“文革”后期,我调到了县农业局做股长,再到1979年左右,我到了县委统战部工作,主要负责“文革”期间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
我是在统战部离休的,不过那也不算啥副部长。说实在话,我的级别还不到副科级,直到1991年离休还是单位的一个普通干事。
河南商报记者:父亲对您的工作有影响吗?
段存让:父亲是在1978年10月到河南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1981年1月离开。他对我们的要求太严格了,从来不让我们找他办事,就是你给他说了,他也不会帮你办。父亲回到河南工作期间,还专门给我来了几封信,告诉我,他还在招待所住,老家的人千万不要到省里找他,去了影响他工作,也没有地方住。
河南商报记者:单位的领导会照顾您吗?
段存让:可没有人照顾。父亲不但自己不照顾我们,也不让他的下属照顾我们。因此虽然单位领导知道我的父亲是谁,但工作上对我该怎么就怎么,不搞特殊化。
河南商报记者:家里有人找老人家办事吗?
段存让:找过,可都碰了一鼻子灰。我三儿媳在县城上班,时任中顾委常委的父亲到濮阳视察,我儿子求他说句话给媳妇换个工作,他就说,濮阳他一个领导也不认识,给顶了回来。
“动不动就说老子是谁,这股风不正”
河南商报记者:您私下里靠着父亲的影响做过事吗?
段存让:我要能利用父亲的关系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说有,就只有一件。上世纪50年代初,就在父亲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因为地方购买不到稀缺的拖拉机,公社领导托我到北京帮忙。考虑到父亲不让“走后门”,我没敢找他,而是通过父亲的秘书,购买了两台拖拉机,也没有让父亲知道。
河南商报记者:您觉得父亲苛刻吗?
段存让:他只对公不对私,我理解他。再说,这要看你心态正不正。
河南商报记者:有没有想过要利用父亲的身份办些事?
段存让:没有。离休后我就回老家生活了,三儿子买断工龄也回来了,我们把老宅基地的房子盖了盖,一家三口住这里。我和老伴都有工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给地方领导添麻烦,我现在连县里主要领导是谁都不知道。
河南商报记者:可您听说过没有,这些年,社会上时不时出现“我爸是某某”?
段存让:当然听说过,我天天看新闻。前段时间河北不是有个官员孩子,把一名大学生撞了,还说他爸是局长。你把人家撞死了,就该负责,却说爸爸是谁,这是仗势欺人,欺负老百姓。
河南商报记者: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段存让:这是不正之风,说明做长辈的也不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