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农村垃圾革命闯新路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2

    一次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机制创新

    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不仅仅是为了做好农户日常垃圾处理工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有效地组织、广泛动员农民群众,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经济发展、乡村文明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刚开始搞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时,农民在一旁说风凉话,认为干部吃饱了没事干。乡村干部疲于应付计划生育、防火、防汛、招商引资等日常性工作,认为哪样工作都比搞卫生重要。

    基层干部千辛万苦做工作,却总感觉行政村以下政令不畅,而少数地方宗教、宗族房股、地方黑恶势力有蚕食党的农村工作阵地之势。另一方面,农民群众感觉乡村干部高高在上,沉不下来。自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业税取消,政府精简机构,人手少事情却在增多,基层干部重压之下,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少了,与农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也少了。

    面对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如何找到有效的抓手?鹰潭市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突破口,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确实起到了为农村工作构建组织基础和工作平台的作用。

    卫生清洁工程最基础的工作是垃圾源头分类,千百年来,农民习惯于把垃圾随意丢在水边、林地等处,现在要让他们把垃圾按三种类别进行源头分类,行得通吗?政府心里没底,干部更是心存疑虑。

    各级干部最常用的工作方法就是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布置任务。从2008年8月起,鹰潭市通过媒体造势,层层召开动员会,使宣传发动面达到70%,组织了2042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宣讲。

    明明是为农民改善居住环境的好事,却遭遇到农民的漠视。一些干部上门发传单,没走多远传单就被群众扔了出来;保洁员刚清扫完的大街,转眼又是垃圾遍地。

    换一种思路,充分调动群众作为当事人与受益者的积极性,群众自己能做的事交给群众去做,群众做不了、做不好的事,由党委、政府提供帮助、服务。

    引导村民自主选举产生村民事务理事会,村庄事务民主决定;合理规划垃圾处理场用地,统一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图;引入8家废品回收龙头企业,建立88个乡镇回收站和1914个村级废旧物品收购点。政府负责机制体制的建设,搭好舞台让农民自主唱戏,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迅速演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自觉行动。

    短短两年时间,基层干部明显感觉到与农户联系渠道更顺畅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去年10月下旬,余江县黄庄乡申报一个万亩标准化农田改造项目,涉及6个村37个村小组,要求三天之内项目规划区内的每户农户都要签字同意,否则2000万元的惠农项目很有可能被其他乡镇“抢”走。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多人外出务工,问到电话,找到他们的亲属委托签字,没有一周拿不下来。可是通知发给各个村民事务理事长后,仅仅一天一夜,所有的签字都齐全了。

    因为搞卫生清洁工程,各级干部在说服、引导群众的同时,倾听呼声,为民解忧,也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余江县工作组和乡政府干部到兰岭村动员村民时,有村民说:“我们洗衣服的地方都没有,还有闲心搞卫生?”县工作组牵头出资购买水泥20吨,联合相关单位在6个自然村建起了14个洗衣码头。

    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农民钱袋子渐鼓,然而,不少在城里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总是呆不惯,其中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是一个重要原因,鹰潭市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的创新和完善相结合,闯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江西新闻中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