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时评

从“百强县”看铁岭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26

    三、铁岭市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 百强县排名第一位的昆山,正是通过利用外资,打破了县域经济的低水平均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且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充分吸引、利用外资是摆脱自身的资本和技术不足的劣势,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铁岭市在进行招商时应借鉴昆山的经验从单纯的资金引进中摆脱出来,树立“资金、项目、技术、人才、智力多轨并举”的引入观;在招商方式上改变过去以政府招商为主的局面,可采取建立招商网点,聘请招商中介人,委托专业机构或顾问招商等形式,树立“全民招商”观念;在铁岭市上下形成一种“亲商、爱商、扶商”的氛围来吸引投资者,以达到“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目的。同时不能引进对本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较大破坏的项目和 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相冲突的项目。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要像广东南海那样,对传统产业企业要大力实施“三个一”,即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改造一批,就是要加大技改支持力度,把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等结合起来,创造有利于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和环境改善的产业体系。提升一批,就是要对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改、信息、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扶持服务;最大限度调动行业协会潜能,广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高端专业展会,帮助民营企业参与更高层次的交流与竞争,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交融;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民营上市企业。淘汰一批,就是对违法经营、生产条件恶劣、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劣质企业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艺技术,要坚决淘汰。通过改造、提升、淘汰,促进民营企业和传统产业整体提升。

    (三)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特色、优势和定位。百强县排名第十位的绍兴县提出“智取华山”,这就是:立足县域,正确定位,优化经济结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进休闲农庄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按照“优农、强工、兴商”的总思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竞争力。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农产品加工,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定不移地提升发展纺织业,巩固纺织业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和龙头位置;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其它优势产业,努力形成纺织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结合铁岭市实际情况调兵山市,就应以煤炭及其接续产业发展为主,以风力、煤矸石发电为重点发展区域经济;西丰县可以利用本区生态资源特点,以发展林产品、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为主;开原市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应有更大的发展,大力打造机械制造、服装纺织、新型建材、生物化工、农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

    (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事实上,晋江纺织服装业的造势始于1998年晋江开始实施“品牌立市”战略。当时,政府旨在通过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融合发展,实施区域品牌造势战略,迅速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占领市场的主导权。近年来,晋江市政府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晋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源自产业发展的推动。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日渐壮大,一些服装企业逐步把生产过程中可剥离的部分剥离出来,走专业化生产道路,这样就强化了各种各样的配套需求,产生了产业链上下延伸和相关行业逐步配套的强大拉力。因此,铁岭市的县域经济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工业行业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大力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尤其是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引进大项目,做大企业规模,用“大项目和大企业”带动产业关联度很强的上游和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

    作者:铁岭市经济研究中心 朱琳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铁岭新农村建设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