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位县委书记的一天:责任大压力也大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4
|
编者按:中国有2000多个县(市、区),意味着有2000多个县(市、区)委书记。他们的总数不到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1%,但是他们“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他们不是“一般的处级干部”。“郡县治,天下安”,抓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关系重大。
县委书记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他们每天在想些什么,忙些什么?“权力”光环的背后,他们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的甘苦、他们的喜忧、他们的压力、他们的困惑又是什么?最近,《人民日报》记者分赴江苏沭阳县、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河南巩义市、湖南衡南县、广西荔浦县,跟踪采访当地县委书记,“零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和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流,感受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
让我们一起走近县委书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县委书记的一天——走近县委书记(上)

资料图片:江苏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
责任大,压力也大——走近县委书记(下)
“以前当县长的时候是‘没时间睡觉’;现在当了县委书记是‘睡不着觉’”。发展经济的压力,使他们时刻处在一种上紧发条的状态
到今年1月,蒋建明任沭阳县委书记刚好满两年。从2002年4月被省里选派到宿迁市任职起,他在沭阳县工作了近9年。“来的时候,儿子刚上初一,现在都已经大四了。”他笑笑,摇摇头。
从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到县长,再到县委书记,蒋建明亲历了这个苏北欠发达县的巨变。“沭阳是江苏人口最多的县,而在15年前也还是全省最穷的县,名副其实的江苏‘省尾’。”
2010年的成绩单,足以让沭阳县扬眉吐气: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逾26亿元,实现两年翻番,跃居苏北23个县(市)第一位、全省50个县(市)第十五位。沭阳成为苏北的“领头羊”。
蒋建明坦承:他这个“班长”,时时刻刻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自己的思路、素质、能力、水平,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影响不小。尤其是对于沭阳这个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县,更是如此。“所以一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在和沭阳的乡镇和部门“一把手”座谈时,他们对蒋书记的感情是复杂的,内心很佩服他,但也有点怕他。“感觉他时刻拿着鞭子在后面抽!”一位干部说。
对于干部,沭阳县有一套堪称严厉的考核体系。在沭阳,当懒官、庸官、太平官是绝对不行的。就在这一两年中,沭阳县就有6名县乡机关“一把手”、9名副职干部、26名中层干部被免职、降职或交流,原因就是在考核中没有过关。
“有苦头,有甜头,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蒋建明这样总结担任县委书记的感受。
记者跟踪采访的几位县委书记,几乎都是这样一种时刻上紧发条的状态,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发展。
“处于‘白加黑’、‘5+2’的工作状态。”广西荔浦县委书记罗永东说,“以前当县长的时候是‘没时间睡觉’;当了县委书记是‘睡不着觉’。”
压力大——这是县委书记们的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