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今年将投资10.6亿大兴水利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08
|
两台挖挖机吃力地在金堂县一块浅丘挖着蓄水池和沟渠。“石头多,挖得慢。”投资者罗勇有些着急,这些机械是他花钱请来施工的,他投了几十万元修水利设施。“政府说了,要给我发产权证,我当然愿意出这个钱。”
7日,记者从四川省金堂县水务局获悉,今年该县将投资10.6亿元大兴水利,其中,计划投资1.8亿元新建人工湖25座。为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该县试点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政府给投资者确权颁证,使水利资产变资本。像罗勇这样的投资者开始拥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领域。
吸引社会资金建设水利设施
高板镇位居金堂县腹心地带,属于九龙滩灌区,但耕地和产业大都在山坡上,其特殊的丘区地形,凹凸不平的地貌,使这里成了旱片的中心,素有“一场大雨地成河,三日无雨地冒烟”的说法。
“种粮食,搞经济,洗衣服都离不开水。”高板镇分管水利工作的党委委员杨代清说。
大兴水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杨代清说,今年,高板镇终于突破了资金“瓶颈”,争取上级与地方统筹相结合、个人出劳与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企业和个人投入相结合。该县还组建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水务投融资平台,促进水利建设投资多元化。
“要让一批有一技之长的能干人舍得把挣回来的钱、多年的积蓄、家庭副业收入拿出来兴办水利工程,政府给他们确权颁证。”杨代清说,目前该镇投资水利的社会资金已经有50万元左右了。
试点给水利工程“股东”发产权证
金堂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彭先洪介绍,金堂县试点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原则,对水利工程实行经营权拍卖、转让、租赁、承包等方式,引导业主自觉投资投劳,使水利资产变资本。该县将在三溪镇、高板镇天堂村、官仓镇叶家店村等试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股权量化,并颁发产权证。
高板镇安桥村5组、26组、27组集资请挖挖机来疏通沟渠,就连挖出的淤泥堆到庄稼田里,都没有听到村民抱怨,显得很理解很支持。同样,天堂村14组的村民们集资上万元在半山腰建了蓄水池,今后不用下到堰塘去挑水,节省劳力。
高板镇以村为单位组建用水者协会,用水确权股份化,并有偿服务。水利工程完工后交由协会管理,按照受益人群分成若干管护小组,也实行股化到人轮流管护。
东风水库将扩容变金堂最大水库
龙泉山脉自然缺水,以前水利工程数量少,缺乏大型提灌设施,主要靠天吃饭。成都市要在龙泉山脉建一定数量的人工湖蓄水,这被喻为“百湖工程”。金堂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彭先洪介绍,金堂县今年计划投资1.8亿元,在丘陵地区新建梨花湖、神仙湖等人工湖25座,将新增蓄水能力约500万立方米。
上世纪70年代建的东风水库,今年将首次扩建。彭先洪说,现在东风水库库容量大约700万立方米,扩建工程总投资3.08亿元,力争7月开工建设。东风水库扩容工程预计3年建成,将扩建到2600多万立方米库容量,一举变成金堂最大的中型水库,可以保障龙泉山以东16个乡镇6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而目前金堂最大的红旗水库只有1100多万立方米库容量。今年年底金堂县将实现自来水大管网覆盖全县除县城外的20个乡镇场镇。扩容后的东风水库将为“镇镇通自来水”提供更充足的水源保障。
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在大兴水利的背景下,只用了一个月,金堂县就启动了小型水利设施全年计划的40%左右。(作者:余文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