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播报

甘肃武山:打造中国西部蔬菜产业强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10

    “春暖武山”系列报道之一

 

    春回大地,乍暖还寒,甘肃省武山县广袤的田野里,农民们打埂建棚,施肥耕作,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今年来,武山县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部署,以新的思路、新的定位,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动作,进一步突出优势产业培育,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效益,着力打响武山蔬菜品牌,努力把武山打造成中国西部蔬菜产业强县。

    武山县是享誉全国的蔬菜大县,“十一五”以来,该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战略主导产业来培育,按照扩面、抓点、提质、增效的要求,以“一线两区四片”为重点,坚持渠路配套扩规模,强化科技提档次,标准生产树品牌,搞活市场增效益的要求,从示范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蔬菜的配送、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蔬菜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牌特色化、流通信息化。建成了6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和11个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实现周年生产,形成了以日光温室、普通大棚、地膜覆盖和露地蔬菜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结构,有效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提高了菜农的经济收人。胡萝卜、洋葱、韭菜、番茄等21种产品已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形成了以洛门、城关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马力、滩歌、鸳鸯、四门等乡镇农贸市场为依托,村头、路口、微型市场为基础的流通体系,形成了“万人种蔬菜,千人搞运销”的蔬菜产销格局。并与全国24个省市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蔬菜产品远销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广东、湖南等省市和地区,成为西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7.4万亩,实现产值6.8亿元。2010年武山县被农业部列为首批全国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省蔬菜标准园创建重点县。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以及市委、市政府“1135”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武山县抢抓机遇,适时提出了“11253”区域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中国西部蔬菜产业强县、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县和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蔬菜外销基地,打响中国韭菜之乡的品牌。在新的起点上,该县继续以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三农”工作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蔬菜标准园创建和产业扶持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县财政设施蔬菜建设奖补资金500万元,加快推进“一园三区”(渭河流域10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产业园、四门西山梁区域山地复种蔬菜示范区、南部二阴山区正茬豆角种植示范区、北部浅山干旱区复种蔬菜示范区)建设,全力抓好蔬菜扩面、抓点、提质、增效工作,力争年内新增蔬菜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6000亩。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和典型示范工作,高度重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培育一批种植能手、技术标兵和运销大户,切实做好品牌认证、信息网络服务和质量安全检测,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建设富裕武山、生态武山、和谐武山、魅力武山。(记者 车永亮)

 

 

 
·
·
·
·
·
·
·
·
·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天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