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濮阳一村支书谈城中村发展困境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18

现年56岁的管东山还是喜欢把上世纪流行的伟人像挂在村委办公室的墙壁上。

    

    中新河南网濮阳电 (吴扬 刘传红)“现在基层工作实在太难。希望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活。”近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五甲户村党支部书记管东山在与记者谈起村两委工作时如是说。

    其实管东山的正式职务名称应为“五甲户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因为五甲户居委会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五甲户村演变而来的,所以,当地人更习惯称管东山为“村支书”。

    现年56岁的管东山在五甲户村当村支书已有9年时间,如果再加上当村委委员的时间,管东山在五甲户村任村干部的时间至少也十五六年时间。从小就生活在五甲户村的管东山见证了五甲户村由吃不饱穿不暖到大部分村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历程,也见证了五甲户村由纯粹的农业乡村过渡到城中村再成为城市一部分的过程。

    十年前的五甲户村更名为五甲户居委会。此时的五甲户村已经由城市的边缘变为城市的中心,全村2200多口人已没有一分耕地。村民们也不再以种地为生,村民已经过上了和城市居民没有区别、甚至比一些城市居民还要好的生活。管东山的困惑也就由此而产生。

    “生活越好,人心越复杂,现在的村干部越来越难当了。”管东山感慨地说。眼下让管东山感到不解的是,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中,他和村班子成员严格按照上级规定为村民办的好事,如今竟成了个别村民上访告状的理由。

    管东山告诉记者,在他任村支书近十年的时间里,凡遇到村里的大事,他都及时的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村民时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的意见。“过去这样做工作也都能及时的布置下去,问题也都能及时的解决,群众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意见。但现在好像不行了,不管是用过去濮阳市提出的农村工作的“五步法”,还是后来提倡的“4+2”工作法,都很难让村民们全部满意,总有个别村民告呀告的,让村两委不知如何是好。”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新网河南新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