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全面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18
|
广西荔浦县是一个自然资源先天匮乏的县,荔浦历届领导班子就是凭着“先人一步靠胆子、超人一步靠理念”的精神,经过多年发展,今日的荔浦风生水起:近年来,该县获得“广西十佳县”、广西2007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2009年度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2010年获“中国衣架之都”等荣誉称号。该县的“绿枝园”牌荔浦芋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多个产品获得“广西名牌产品”称号。荔浦衣架远销海外,每年的出口量占全国衣架出口总量的50%,全国衣架生产以荔浦衣架为行业标准,荔浦食品遍布全国甚至销往日本、东南亚等,是全国有名的“南方食品城”……。荔浦,成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朵“奇葩”。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开花
今年来,荔浦县把“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旅游业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作为该县发展经济的重点。随着“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光碟、汽车配件、生物提取等新兴产业项目的一一落实,荔浦县吹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结号”。
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衣架、食品、药业、小五金、造纸业是荔浦县多年来工业经济发展形成的“五大支柱产业”。“在新形势要求下,对于荔浦而言,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已经迫在眉睫。”县委书记罗永东说。该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提升食品、衣架、药业、小五金产业。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不断开发推出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培育出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加工企业集团。引导衣架生产企业分工合作,集团发展,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品种,拓展新的衣架销售市场。在衣架产业链上,延伸了人造板产业,让衣架的边角废料得以再次利用,既环保又节约。小五金行业,除了目前为衣架产业配套生产的产品外,向不锈钢家居产品转型,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
培育新兴产业,增加新经济增长点。今年来,该县在原有的投资1亿元生产甘露低聚糖的维邦生物工程项目、投资600万美元的万事达合资汽车配件项目的基础上,又签订了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的“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及投资3000万美元的光碟项目两个投资合同,这两个大项目的成功引进,为该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锦上添花”。尤其是投资12亿元人民币的“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是在该县拥有3个4A级景区的优势上,将以该县双江“兰花第一镇”为特色,以休闲度假为平台,打造一个全新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及国际生态居住区,提升该县的旅游品位,促使该县旅游业由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旅游度假复合型”转型,“印象兰花谷”将成为荔浦县旅游发展的龙头旅游项目。
特色+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引擎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选准并坚持一条适宜本地发展的路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并形成经济特色。”县长刘迎春说。
据了解,荔浦现有注册民营经济体近1.3万户,从业人员6.5万余人,其中,私营企业达1180多户。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以上,而食品、纸业、木衣架、小五金、药业等5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衣架产业是荔浦的主要民营特色经济。没砍本地一棵树,没伐荔浦一片林,“荔浦人”居然坐上了世界木衣架产业的“头把交椅”。2010年12月26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组成的专家考评组,联合对荔浦县衣架生产企业进行全方位考察,最后一致认定:“荔浦造”占全国衣架行业出口总量的50%以上,授予该县“中国衣架之都”称号。
据了解,目前荔浦拥有各类衣架系列及配套产品生产企业1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46家;年产各类衣架约20亿只,产品90%以上出口,销售网络遍布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从业人员3万多人;2009年,该县衣架行业产值和销售额均达到18亿多元,上缴税收1亿多元,占全县财政收入近三成。一流企业做标准,这是至理名言。而今,站在行业高端的“荔浦衣架”,他们引领企业不断创新,收获了应有的回报——从2008年起,荔浦有5家衣架生产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木制晾衣架标准》,从此,将让天下衣架“学荔浦”。在衣架产业的发展中,为衣架行业配套的小五金产业紧随其后,成为该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另一特色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