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农资横行农民维权举证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18
|
查处假农资需要农业、质监和工商等多部门合作,从市场门槛、生产和流通等多个环节层层把关。最关键的是避免假农资流入市场,从源头上加以控制,这样才能减少对农民利益的损害。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品,这不仅是政府和消协的事,在很多情况下要靠消费者自己。
今年3月份,省工商管理局开展春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建材产品专项行动。农资专项打假的重点是化肥、农 药、地膜、农机及其配件和抗旱保春耕物资,以及2010年执法检查不合格企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小企业、消费者投诉和媒体曝光较多的企业。
3月13日,西安警方和西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手出击,查获非法生产的38万余颗假“罗红霉素胶囊”。
3月15日,省工商管理局在各个地方陆续查获几起假农资案,公布了2010年的十大打假案例中,就有3起假农资案:乾县苹果套袋污染苹果果面受损案、华县农业机械纠纷案、宜川县烟草公司售假种子而伤害烟农利益案。
傅之泰副主任提醒消费者,当大家在面对众多的商品时,就要随时准备好一双“火眼金睛”来辨别假冒伪劣商品,不光要从物理性状、产地、生产商、标志、性能、价格等方面考虑,还要辨别虚假宣传,诈骗等手段,综合各个方面来辨别产品是否正规,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要求。
“打假”是全民的事,需要大家参与。单靠政府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携手与假冒伪劣品抗争到底,让假货无处可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遭遇假种子
红尘春去春又来,花开花落几无奈。
千亩良田撒希望,汗滴土地勤劳做。
本待秋季硕果累,携手新妇赴春闺。
谁知误买假种子,千亩棉田无收获。
佳人徒留芳尘信,一朝嫁做他人妇。
可恨奸商黑心肠,假种害我误终生。(文/赵世平)
货真·价实·心正
央视播出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曝光了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猪贩将部分瘦肉型生猪销售给双汇集团下属公司济源双汇。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上午,双汇发展跌停,56家基金一天蒸发12.6亿元。媒体监督引发社会反思,社会施压让企业归回正位。
在监督的同时,我们依然相信,还有很多义商坚守行业操守,在做着利人利己的本分。在我们的采访中,就有两位这样的经销商,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在三原县陵前镇街面上,有位姓叶的农资经销商,主要以销售肥料种子为主,在方圆数十里口碑甚佳。我向他求教经营之道,得到的答案是:想让人记你的好,不但心要正,还得有见识。
都说诚信是经商之道,“有见识”咋讲?老叶说:“你得不断地学习。就说周围的果园吧,就算是同一个村,同一个品种,头年挂果和三年挂果,施肥的方式、种类和时间就大不同,该添加的辅料也不一样,更别说南塬和北塬的差别了。”
为了弄清楚这诸多的差别,供货公司只要有培训,50多岁的老叶和年轻人争着参加。不但如此,他还送货上门,一般都和主家聊聊,问问果树的长势。但凡他的客户,谁家几亩地,啥品种,他都心里有数。果园管得好的人,他还不定期上门拜访。
有人买货,他会根据情况,给客户一些采购方案。如果客户与他的建议相差太大,而且说不出个道理来,他就很生气。
我说,人家买啥你给啥,咋还管那么多?
老叶眼睛一瞪,说:“宁肯不做他家生意,也不能让他坏我的名声。买了我的货,却不听我的,回去一用没有效果,肯定逢人就骂我卖的是假货。一传十,十传百,真货也给说成假的了,生意也就没法做了。”
无良商人费尽心思,想着怎样害人牟利,老叶这样的小老板也费尽心思,却是如何不让客户白花钱,难怪他的口碑好!
还有一位农资经销商蒙老板,经销农药、种子,生意做的比老叶大,靠的也是实实在在的经营。他刚开始起步,也是个小商贩,现在做的都是南方和杨凌的大品牌代理。
我说,咸阳也有生产厂家,何必舍近求远?
蒙老板说,大品牌的能保障是真货,南方的产品也先进,污染小。同样是除草剂,本地生产的毒性很强,一代、二代产品要几十年才能化解掉。而南方的产品,几天就化解了。
我说,农民没有那么强的环保意识吧?
蒙老板说,你不要把农民当傻子。就说大棚菜吧,用了不好的产品,两三年土地就废了,地废了,几千元的棚也废了。好东西就不一样了,能多耐几年,到时候棚和地一样换茬。
我说,怪不得你的生意越做越大,原来是有技术含量的。
几个老乡一听,跟着开玩笑:大老板心没瞎,看你还能把生意做到北京去!
(文/刘航)
买了假农资,怎么办?
广大消费者、农民朋友,如果不慎购买了假农资,西安市工商局和相关律师建议,可以依法通过以下4条途径来维护权益:
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购买农资后发现有质量问题,可直接找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时要把握3点:首先,若人身权利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经营者的侵害行为手段恶劣,绝不能大事化小,协商和解了之;其次,商家若将责任推给生产厂家,要求购农资者直接找厂家交涉时,应加以拒绝;最后,在与商家交涉协商时,不必为店堂内的告示所约束。
二、请求消协调解。购买了假农资,可以向当地消协或者其分会投诉。请求消协调解应携带下列证据: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购买农资的发票和农资包装物;有关假农资的证明文件;遭受假农资损害的相关证明。
三、向工商机关申诉。购买了假农资,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诉。申诉时说明下列事项:购买者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详细联系方式;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申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事实依据;申诉的日期;购买者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授权委托书。
四、向法院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经营者,要注意以下几点:起诉必须是自己与经营者发生权利义务的争执,别人不能代替起诉;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购买者的诉讼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