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朔州市县域城镇居民收支分析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22
|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1、高、低收入差距继续拉大。虽然朔州市县域城镇居民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但收入差距呈现拉大的态势。2010年各县区城镇居民调查户中20%低收入户收入与20%高收入户收入相差15000元以上,高低收入差距最大的山阴县差额由2009年的21630.2元扩大到今年的26984.25元,低收入户的居民收入仅占山阴县平均水平的49%。
建议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缩小高低收入者收入差距。首先,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家庭就业率,是增加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的关键所在。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讲,必须想方设法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营造环境、创造岗位、提供条件;而从失业人员的角度讲,必须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顺利地走上新的就业岗位,达到就业增收入。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在健全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救济金额。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惠及低收入人群,是人民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最好安抚。
2、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调查显示,朔州市县域城镇居民2010年平均消费倾向整体下行。 详见下表:
平均消费倾向的下行表明城镇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的信心有所下降,储蓄意愿增强。在收入决定消费的同时,预期消费对当期消费会产生较大影响,教育费用、医药、房价越来越高,大多数家庭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对未来预期支出表现出很大的担忧,预期支出负担较重,对消费行为构成一定阻滞,居民大胆消费尚存后顾之忧。因此,应该继续完善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让居民能够更加安心、大胆地进行即期消费。
3、物价高位运行,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物价上涨不但使居民生活费用增加,还使得居民实际收入相对减少。虽然当前物价上涨局面有所缓和,但物价总水平仍保持在运行的高位状态,由于目前国际和国内不确定因素较多,未来一段时间的物价工作还面临着较为艰难复杂的局面,必须重视物价工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稳定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一是大力支持粮、肉等农产品生产,保证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二是积极组织好商品的流通,必要时加大储备物资投放,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三是加强价格监管和预警,要继续加强对粮食、肉禽蛋、食用油、水、电、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及教育、医药收费项目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对公共事业项目、垄断行业和教育收费标准的听证制度,充分考虑弱势群体对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确保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