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吉林前郭土地“被出让” 干部强行进村送钱调查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02

    (新华调查)干部“送钱”,农民为啥不要?——吉林前郭县“干部进村强行送钱农民被迫出让土地”事件调查

    新华网长春4月2日专电(记者 张颖、张建)近日,有关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王府站镇进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时,出现了“干部进村强行送钱农民被迫出让土地”等情况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关注。

    3月31日,前郭县主管负责人回应新华社记者采访称,王府站镇一些村干部因工作方法简单确实存在送钱情况,但绝不是逼迫农民“出让土地”,而是协商流转土地经营权。

    网友质疑:强行买地违法,政府不该软“暴力”

    近日,网络上飞速传播一则题为“吉林上千户农民被迫出让土地,干部进村强行送钱”的消息,称吉林省前郭县王府站镇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干部挨家挨户往农民家里送钱,强制农民签订出让土地协议。在遭到村民们抵制后,当地政府将钱直接打入村民的账户中,并下发文件,要求拒绝出让的农民不能买种子化肥备耕。

    消息迅速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一时间有关质疑声充斥在各个网页上。

    新华网网友“吴世柱”评论道,这笔买卖不能只一家说了算,哪怕它强行把钱送上门,也不能收买民意。土地乃民生之本,民生之源,如此“流转”,令他们恐惧。

    网易网友长风一歌质疑:“滴水灌溉是好事,为何给钱也不同意呢?但强行买地是违法的,是否有‘暴力慈善’的意味呢。”

    另一位网易网友也表示:“我在南方搞农村工作的,我认为土地流转项目是个好事,是以后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搞土地流转项目的企业因为规模化经营,技术好,所以也有效益,国家的粮食也有保证了。还是政府的工作没做好。”

    前郭回应:项目均依法自愿有偿进行

    针对社会的质疑,前郭县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主管领导——前郭县县委副书记宝音太3月3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据宝音太介绍,前郭县王府站镇台地属沙性土壤,十年九旱,农民种地全是“靠天吃饭”,“一年受灾,三年难缓”,前郭县去年九月份与甘肃农垦集团合作,采用其现代化的耕作技术,做万亩滴灌试验区,推广节水灌溉农业。该示范区土地面积为2.25万亩,王府站村、青龙山村等五个村纳入示范区。该项目由镇里成立合作社,代表村民与甘肃农垦集团签订了5年合同。涉及农户1374户,现在有1216户自愿、主动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处于观望状态且没有签约的有158户,其中,只有6户持有明确反对意见。

    “千余农户被迫出让出地与事实不符,农民流转的是土地经营权,是一种租赁形式,符合国家政策。耕地是不能出让的,这方面国家严令禁止。”宝音太强调。

    宝音太也表示,由于春耕在即,部分工作人员产生急躁心理,出现了直接带着钱到个别农民家里做工作的现象,县委县政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了制止,并对个别干部进行了教育。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