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时评

“省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02

    [导读]自1992年浙江省自发地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域经济以来,全国到目前已经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进行了“省管县”的改革。

    

    省管县改革是一次涉及财政分权的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

    自1992年浙江省自发地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域经济以来,全国到目前已经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 个省份进行了“省管县”的改革。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还明确提出,到2012 年底,要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我们关心的是,从已有的改革试点来看,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改革效果是否已经出现了?改革是否已经促进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河南省有108个县(包含县级市,下同),是我国很重要的经济大省。2004年,河南省政府即开始逐步试点省管县。2004年河南省颁布《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指出综合考虑各县市在区域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经济特色和发展潜力,以及省本级财政的承受能力,对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等35 个县(市)扩大管理权限。2009年河南颁发了《关于完善省与市县财政体制的通知》,省直管县数量增加了15个,累计达到50个县。

    在政府文件中,河南省详细地列举了改革的主要内容:计划直接上报、财政直接结算、经费直接划拨、税权部分扩大、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证照直接发放、统计直接报送、政策直接享有、信息直接获得等等共计10 个方面有关扩大县市政府权限、重划财政关系的改革内容。

    2009年的改革还难以评估,但2004年至今的5年时间,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以评估省管县改革的效果。

    我们从河南省2004年第一批35 个省直管的县中选取了20个县作为改革组,从73 个非改革县中选取28 个县作为对照组。我们采用了评估政策效果最常用的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研究改革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改革对县每年实际GDP 增长率有1.32 个百分点的贡献值。

    考虑到投资在经济中的突出作用,通常投资率高的经济增长率高,我们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做控制变量,结果显示省管县改革对改革县每年GDP增长率有1.43个百分点的贡献值,略有提高。考虑到一些不同县的经济结构不同,我们对一些经济社会变量进行控制,比如第一产业比重、劳动力因素等社会经济控制变量,结果显示,省管县改革对改革县每年GDP增长率有1.46个百分点的贡献值,略有提高。

    接下来,我们自然要问,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能否持续?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考察改革对县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后发现,被直管带来的 “增长效应系数”,在改革第三年就小于改革第二年,这显示出,改革效果在第三年减弱。而且,“改革第四年”的系数不显著。换言之,省管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仅能维持3 年。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华媒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