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美了渔业村 醉了赫家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14
|

中国网县域经济频道同江讯 (丁友)奔腾不息的黑龙江与松花江在同江市境内握手东流。在我国,一个城市与两条大江紧密结合在一起地方实不多见,因此,同江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北国明珠、人杰地灵”饮誉海内外。同江是国家级一类口岸,黑龙江省江海联运的始发港,是祖国南北公路交通大动脉同江至三亚公路的北端起点,也是全国人口最少少数民族之一赫哲族人的聚居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两大中心城市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对,170公里的界河、滚滚东流的大江仿佛中国北方的一条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世界友谊的桥梁、经济发展的纽带。
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地处街津口赫哲族乡政府所在地,距同江市区45公里,是全国人口最少少数民族之一赫哲族人的聚居地。渔业村于1947年建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群峰环抱,山上栖息着山鸡、野兔、狍子、鹿等20多种珍禽异兽,辖区内的莲花河和黑龙江盛产可供出口的鳇鱼、鲟鱼、三花五罗等珍贵鱼种。渔业村现有144户,总人口537人,辖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拥有40公里的边境界江,2.5万亩耕地。是国家级文明村,所在的街津口赫哲族乡是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乡。
黑龙江省新农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工程启动后,同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渔业村文明示范村建设工程列入到全市重点项目推进之中,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任组长的渔业村文明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围绕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公益事业配套化、村屯建设园林化、村风民俗文明化、村务管理民主化、农民生活小康化“六化”目标,制定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文明示范村建设规划》。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省文明办、省农业开发办多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渔业村检查指导,督促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在工作中,同江市建立了市、乡领导干部和成员单位包村联系农户制度,对承建项目的单位做到不达标不脱钩,不建成不出村。进一步明确了渔业村文明示范村建设责任在市,任务在乡,主体在村,立足市、乡推动建设,村两委班子实施建设,群众参与建设的原则,按照《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文明示范村建设规划》要求,围绕“六化”建设,将规划内容细化分解为27个建设项目,努力把渔业村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