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江西遂川县部分中学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14

    新华网江西频道4月14日电题:学生考分低就该受歧视吗?——江西遂川县部分中学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郭远明、刘彬

    随着中考的临近,江西省遂川县部分中学开始对初三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分流,考试成绩排名靠后的所谓“学困生”被提前分流到中职学校,甚至被送入当地鞋厂工读。

    当地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指出,这些学校还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提前将所谓“学困生”分流出校园,显然有失义务教育的公正性,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为此,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学校方面:意在制造虚假升学率?

    距离6月中旬的江西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还有两个多月。但来自遂川县瑶厦中学初三(4)班的张国强,3月底就提前进入遂川县职业中学开设的计算机班学习。他告诉记者:“班上42个人,分流出了5人。我最近一次摸底考试成绩排全班第40名。我们这些提前进入中职学校的都是班上考试成绩排名靠后的‘差生’。”

    遂川县教体局副局长肖田生介绍,学校是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开展春季初三学生分流,部分学生分流到当地中职学校,60多名学生则分流到遂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吉安利佳鞋业有限公司合办的一个专业班,进行“半工半读”中职教育。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个别学生情况特殊外,被分流的初三学生大多是老师眼里考试成绩差的学生。

    遂川县黄坑中学副校长钟文生向记者证实,目前分流出去的是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点的学生。他说:“学生成绩属于中等以上,或者说完全有希望考到普通高中,我们是不能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指分流),怕耽误他的前途。”

    对于学校这种所谓“学困生”和“学优生”差异化的做法,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学校是试图在中考前利用学生分流的机会,制造虚假升学率。

    初高中升学率,仍然是当前一些地区衡量学校教育绩效水平的主要指标。吉安市教育局下达的《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中职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分流学生可以不参加中考,也不计算本校的升学率”。

    在升学率这一指挥棒下,一些学校不仅对所谓“学困生”进行分流,而且在分流数量上一再突破10%的上限要求。遂川县教体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仅黄坑中学初三年级212名学生,就分流了60名以上,占30%。如果以升入普通高中50人计算,这些学生分流后,学校初三年级升学率由23%增加到33%左右。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网江西频道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