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孟庙镇政府否认强毁果园 被疑签约做局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5
|
评论
破坏容易建设难,人治容易法治难
破坏比建设容易,人治比法治容易。建设和法治才是社会的方向和进程。但在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24亩果园,一夜之间被铲车夷为平地,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是树就这么倒下,人就这么纠结。
知情人称,镇政府是幕后主使人,果园被腰斩是准备为一家化工厂的物流园腾地方。
镇政府说,果园是果树培训基地自己人清理的,协议也签了,并且他们已经拿到了补偿金6万元。
24亩地补偿6万元、平均每亩2500元,这笔账到底划不划算暂且不谈。
这钱进了谁的口袋?杜要山。此人是谁?果树培育基地负责人杜国安说,自己才是种植合作社的法人。杜要山只是一名委托管理人员,他不具备签约资格;果园土地承包者朱治平说,自己压根不知道征地协议一事。
怎么会丫鬟大过主人婆?一名委托管理人员能绕开法人和土地承包者,把征地协议给签了?谁给他的这项权力、谁确认了他的主体资格?这会不会是有关方面为了交易方便做的局?
假定镇政府所说为实,我们不禁要质疑:政府签协议不找法人,找不具备签约资格的员工。这智商、这眼力是不是该补补?这种做法更让旁观的群众怕怕,这次错签的是果园,下次错签、错砍的是不是我家的?
如果按照知情人的说法,镇政府不顾果园业主的利益,先是签约做局,再是野蛮砍树,那么这种“武夫作风”不禁令人担忧。这岂不是一种变相的“谁断我财路,我断他活路”?“谁不让我发展,我就让他不安”?
破坏容易建设难,人治容易法治难,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应当用好手里的权。
野蛮行政绝不是发展的路子,改革的前提是尊重民意,领导干部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
(评论员 李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