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孝义:一个"污染标签"城市的"浴火重生"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16

    “头脑风暴”诠释新“资源观”

    2010年11月,江苏苏州迎来了一批特殊“学生”——孝义市委书记、市长率领的党政干部考察团。这些“学生”虚心求教,无暇欣赏江南美景。这是继1996年、2006年后孝义市干部第三次南下考察学习。

    “不出去,咱是山西第一,自我感觉良好;出去一看,心里发虚,差距还大得很呢!”孝义市发展改革局局长任华朝说,“我们的优势是资源,劣势是过度依赖资源,经济转型要求我们首先要转变‘头脑’。”

    “孝义的干部作风、行政效率有了明显进步,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浙江商人、孝义兴安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阳说,该公司投资40亿元的项目只用8个月就建成了,因为对当地环境充满信心,投资50亿元的二期工程也已提前开工。

    “头脑风暴”,带来了政府效能的积极变化;500万元重奖人才,则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今年初,孝义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奖励海归博士伍永安500万元。此举引起不小轰动:一个项目值得奖励与国家科技大奖等额的奖金吗?然而,在孝义人的心里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人的背后,是一个产业、一个园区。孝义人心里有个大“算盘”:一个伍永安将带动一个投资50亿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LED项目。而依托这个项目,孝义将投资100亿元打造集研发、制造与产业化一体的综合光电产业园。届时,将有上万人为园区配套服务,多重效益显而易见。

    “重奖人才传递出一个信号——孝义对人才和技术的渴求如此强烈。”孝义市教育局局长田曜说,人才是决定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关键。

    孝义市财政局局长王士礼说,以前奖励纳税大户,现在改成了奖励大学生——企业每纳税1000万元,就奖励一个“大学生指标”,由财政供养,企业使用。到目前,全市已经送给企业185个这样的奖励指标。

    “‘头脑风暴’让我们开了眼界,变了思路,敢于制定大胆的发展目标。”孝义市市长郭保平说,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两大战略,孝义制定了“打造山西科学发展名牌,做全省转型跨越排头兵”的新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孝义”。

    “头脑风暴”带来的远不止这些。最引人关注的,是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孝义开始尝试跳出煤焦“窠臼”,以新“资源观”促转型。

    “资源只有紧跟高端技术和产业走,才能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最终将资源优势拉长、放大。”孝义市委书记张旭光说,要跳出煤焦“窠臼”,充分认识到人才、技术、区位、政策等也都是资源,要将这些资源彻底整合,使之产生叠加效应。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孝义将树立“大资源观”,用好资源,再造优势,做好“背靠吕梁山、融入太原圈,面向环渤海”三篇大文章,开启“园区经济、孝河-汾河、人才创业、生态宜居、民生幸福”等“五新时代”。(完)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网山西频道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