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人物

李水清:新农村致富领头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30


    富裕起来的向家尾人,不忘老书记的滴滴恩情,一次次将选票投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将最大的锦旗送给最贴心的人。
    “没有什么比村民的信任最宝贵。一切苦与累都是值得的。”这是一个好村官的真心话!
和谐谱写新家园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阳逻大桥、二航工程以及乙烯工程的不断开工,向家尾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断突出。征地补偿的分配问题,也一度让平静的村庄喧嚣不堪。
    由于两项重大工程的开工,向家尾村民面对自己的耕地减少了,自生的出路被堵了,自己的补偿款迟迟不到位,村民中的不满情绪一度高涨。
    阳逻大桥作为世界上第八大、国内第三大、武汉首座悬索桥;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中部地区首个大型石油化工项目,也是中石化总部首个直管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湖北省、武汉市的重点工程项目,都关系到武汉的经济崛起。
    李水清深知这两项工程的历史意义和不可逆转性,也理解村民的担忧。做了20多年村长和村支书的李水清明白,善良的村民是讲道理的,只要工作做深做细,只要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是可以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为此,他耐心倾听村民心声,苦口婆心向村民讲道理,用真心换村民的理解和包容;他积极向建设乡政府反映村民心声,用真情换上级的支持和帮助。李水清用行动证实:心中无私百姓服。
    对于村民补偿款的分配问题,他本着大公无私的心态,一步步催促政府和村委会将补偿款落实到位;于情于理的将“农转非”毕业大学生和出嫁的子女纳入补偿款分配范围之内,但只享受到普通村民一半。
    几个月的辛勤劳动,终于换来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家纷纷在征地协议书上签字。保障了两项工程的顺利进行,换来了向家尾长久的和谐。
    拿着村民征地协议书上的签名,李水清没有一丝放松。他知道,村民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拿了出来,如果自己不将他们安顿好,就对不起村民的信任。
    为了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富。李水清积极向建设乡争取培训机会,组织村民进行汽车驾驶、电工、焊接、烹饪、插花、电脑知识等专业知识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带就业,积极与征地单位协商,吸纳一部分失地农民就业;加强与建设乡乡政府联系,利用其送岗招聘的机会,促进本村村民安稳就业。向家尾村没有因为征地而矛盾丛丛,向家尾村人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从此走上了小康生活的幸福道路!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造就了幸福之路,他所带领的向家尾村多次被武汉市评为先进集体和红旗示范村,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新农村建设致富带头人。
    看到自己绘制的美丽蓝图梦想一步一步的成为现实,李水清会意地笑了。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人民日报《京华周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