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人物专访---“可爱的吴礼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6-13
|
在这种情况下,吴礼明凭借多年的采访实践,根据新闻采访的特殊性,创造性地实施了“三三四”的立体采访新方法,即“三分采访,三分观察,四分写”。
在对“一把手”的三分采访中,主要了解“一把手”的新思路、新决策、新成果,从中挖掘大的、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充分调动新闻眼、新闻鼻,对一个城市、一个企业进行详尽的观察和了解,并对采访掌握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提炼,最后挖掘出“闪光点”。
吴礼明说,实施“三三四”采访方法,一要做好采访前的“作业”,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有全面的了解,斟酌好采访提纲,做到问题提到点子上,提到关键处,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基层采访要实,事物观察要细,尤其要从诸多事物中或诸多人的采访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三,记者还要有很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从众多的采访材料中去伪存真。同时,要求记者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功底,使写出的文章令读者耳目一新,从而在读者中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报纸品牌。
2002年6月,吴礼明在结束对江苏省高邮市市委书记王正宇采访后,与其共同走出会议室时,王正宇无意中感叹地说了一句:“我们现在一直是寝食难安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他抓住这句话,以“寝食难安”作为全文的主线,在取得第一手采访资料后,将高邮市近年来所抓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有机串联,写出了《鼓足干劲争上游》、《招商引资气象新》、《加快发展不动摇》三篇文章,充分展示了高邮市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精神风貌,文章发表后令高邮市干部群众赞叹不已。他们认为,吴礼明的采访时间最短,稿件写得最好,完全反映了高邮的实际。
第五、创新经营活动,在“双赢”中提升品牌竞争力。报纸的整合传播以客户(受众、广告主)为中心,集中媒体资源进行传播,可以开发大量注意力资源,既能保证信息的有效到达,又能锁定目标受众,吸引更多受众,是媒体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作为主编的吴礼明,他在消费日报《商界精英创业创新故事系列报道》专栏中分别发表了《徽商“回娘家”——访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比雷福国际公司董事长史一松》、《“文化”照亮发展路——访江西赛维I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小峰》、《为了造福农民兄弟——记安徽鲁班集团董事长汪锡文》、《追梦何惧路坎坷——访杭州天天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良博士》、《蓄势待发“九马”车——访上海劲马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陈建明》、《一个全国劳模的的旅游情结——访江西三清山旅游集团董事长陈斌》、《“智慧”铸就成功路——访温州华泰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智慧》、《东方神“鹿”——访雅鹿集团董事局主席顾振华 》等一系列采访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家的文章。
作为上海市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吴礼明为上海湖南商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2010年9月26日,湘江大地阳光明媚,和煦的秋风,吹熟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杨家界的山水,吹开了常德市桃花园内娇艳含羞的玫瑰花,湘江大地到处都散发着收获的芬芳。
数年前只身闯荡上海滩的湖南籍老乡们,如今己是企业的大亨,据不完全统计,湖南人在沪创办的企业已发展到2万多家,其中有1000多家湘商企业在上海商界影响巨大。湘商们自发组建并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的“上海市湖南商会”成为了在沪湘商们联系的桥梁,成为了与家乡湖南联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