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与业主对簿公堂凸显水土不服 和黄成都深陷信任危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7-05

  毫无疑问,和黄在成都的首个项目南城都汇具备了李嘉诚所说的“地段”价值,不但位于成都向南发展的核心区域,还紧邻神仙树板块,周边家乐福、宜家、欧尚、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七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这样的房子肯定升值。”2007年,张先生抱着这样的想法与和黄成都签订了《认购书》、《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等一系列文件,购买位于雍翠路143、211(号)地块的南城都汇项目一期的一套房屋。房屋建筑面积将近300平方米,系和黄成都宣传的楼王位置,顶层的跃层豪宅,且正对中庭,当时价格约13000元/平米。

  但是4年之后,张先生否定了自己 当初的想法,“现在13000元/平米还卖不出去呢。”本网向某二手房机构求证得知,南城都汇目前的一手房均价为9300元/平米,虽然该户型为跃层豪宅,但是由于户型大且不适用等原因,目前价格大约为10000余元/平米。据此估算,张先生购房4年以来亏损数十万元,而如果张先生在4年前购房同区域其它住宅,帐面则可以赢余数十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南城都汇难以升值的原因包括产品质量、设计以及口碑等因素。

  某开发公司开发总监表示,南城都汇的产品设计“水土不服”,不符合成都购房者的审美观和需求,虽然其楼盘位置较好,但如果不适宜居住,价值肯定会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南城都汇一直以来业主的投诉非常多,存在非常多的质量问题,这样一传二、二传三,导致该楼盘口碑不好,购房者对其存在防备心理,加上成都南边的品质楼盘非常多,各大品牌开发商纷纷入驻,南城都汇在产品质量、设计、服务等各方面均落后于这些专业开发商,其“遭遇”不升值的现实也就不那么让人意外了。

  此外,由于以上原因,南城都汇的二手房还存在出手难的困境和尴尬。

  靠资本运作捂地取胜 致产品被忽视

  2004年10月,和黄以21.35亿元拍下总面积1036亩的南城都汇用地,一举成为房地产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但是这块原本承诺2005年动工的土地,直到2007年才开始动工,当时业内盛传和黄是“捂地之王”。

  某成都本土业内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和黄的项目大多是能拖多久则拖多久,只见破土少见楼房,而售价却一调再调,即使退房后,和黄仍可以高价卖出。”

  和黄赢取暴利的玄机被一语道破。新港地产相关负责人向本网分析,和黄本身不以房地产业务为支撑,在香港,和记黄埔修的房子也不是高端住房,可以说他们在房地产行业品质本来就很一般。这样的房企,靠的是资本运作,靠的是“捂地”,而不是依靠产品和服务取胜,可以说,这类房企是房地产行业的“投机取巧者”。

  但是,当年的那批购房者还没有认识到和黄的这种“策略”,从而引发了如今大批购房者走向维权之路。

  一资深人士称,和黄是最早进入成都房地产市场的港资房企,视野应该非常广阔,但却未能在成都市场获得“领头羊”的地位,反而变成了成都市场的“问题孩子”。早先,南城都汇项目让和黄赚到了丰厚的土地增值收益,但是后期的开发却不尽人意,未能见证和黄的辉煌,其产品的不专业而宣传的高调导致了其市场基础不牢,难再有上升空间,同时和黄将面临市场审视,不专业的表现将让和黄面临市场危机。

  而对于最近出现业主起诉和黄的案例,业内人士认为,业主想赢官司很难,有点螳臂当车的意思,打官司只是业主维权的一种方式,但很难有效果。不过即便如此,和黄可能会赢了官司,输了人心,对于和黄这样处于强势地位的开发商,应该在保证房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客服水准,有问题不应该回避,这样才有可能赢得人心,赢得市场。                             (胡辉武 荣倖) 

(编辑:马钟鸰)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人民网四川房地产频道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