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打出食品安全监管组合拳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7-15
|
当天,兴国县某批发商老张来批货,李老板在电脑上开具销货票据时,就建立了销货台账数据,该数据同时又自动生成了老张的进货记录,达到了上下衔接、二账合一的效果。
“监管通”系统强大而实用的功能,得到广大经营户的好评。批发商肖祖斌说:“买一套进销存软件,需要花费4000多块钱,工商局免费给我们装“监管通”,不花钱就能享用这么好的软件,我一定认真把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做好。”
研发“监管通”系统的章贡区工商局局长赖庆明介绍说:“运用“监管通”系统,工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在短时间内迅速锁定某个批次的特定食品的详细信息,第一时间掌握该食品的供货商、进货时间、进货量、销售流向等情况,在日常市场巡查、应对突发事件、清查问题食品时能够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清渠道——实施流动送货车备案
今年3月份,赣州市工商局根据举报,查获了钟某某租用市郊民房作为仓库,采用无店铺销售、送货上门方式,利用送货车辆,向周边县市兜售假冒伪劣食品,案值9.8万余元,查获库存食品6.2万余元。工商人员从这一案件的查处中,发现当前农村食杂店的食品来源,从原来的进城调货,普遍变为城里的批发户送货上门,送货下乡也逐渐成为食品批发营销的主渠道。少数不法商贩却借用这一渠道,瞄准农村经营者防范意识差、识假辨假能力弱等特点,通过租用民房仓库为据点,印制假名片、假票据,通过送货上门方式,向农村市场大肆倾销问题食品,将送货下乡演变为“送祸下乡”。
怎样才能让送货下乡渠道畅通,又能防止不法分子“送祸下乡”?赣州市工商局推行了清理渠道的新举措——食品流动送货车备案登记制度,规定食品流动送货车必须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送货车辆行驶证等有效证件,到主要经营场所所在地工商分局办理备案手续,对送货车辆张贴统一的备案标识,接受社会监督。
赣县工商局局长陈晓东在接受采访时说:“食品流动送货车备案登记在赣县试点的时候就取得了很好的监管效果,农村食杂店从备案登记的送货车进货心里有底了,没有备案标识的送货车无法送货下乡了。62辆张贴工商机关统一备案标识的送货车穿梭在城乡之间,成为展示工商形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据了解,该局去年共查处6起无证无照、假冒伪劣食品送货下乡案件,查获假冒饮料、过期啤酒、“三无”饼干、儿童果冻等食品,货值3.2万余元。实施备案登记制度以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类案件,从根本上净化了送货下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