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果惠民生 优化结构兴工业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8

“改革开放30年,天威在结构的优化中不断壮大,而今旗下18家子公司,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峡工程都选用我们的产品。”

河北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洪君平难掩心中自豪,“感谢改革开放,让天威走向世界。”

天威集团是老国企,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契机,坚持技术自主创新,一跃成为全国输变电行业的“龙头”,创造出年产总量、效益、产品最高电压等级、单台容量等多个全国第一。最近3年,连续进入“最佳成长上市公司”50强行列。

工业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是解决就业难的主要渠道。建国初期“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有8个落户保定,成就古城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改革开放催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保定以实现强市兴县富民为目标,科学制定“工业强市”规划,深化体制改革,盘活闲置资产,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及新能源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茁壮成长,民营企业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力量。其中,以光伏、风力发电为代表的中国电谷正在崛起,成为保定工业经济发展最耀眼的亮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速保定工业经济迈向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1332家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188.07亿元,同比增速16.9%。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大大提升了保定竞争实力,更给民生带来莫大实惠,全市新增就业岗位上万个。

产业化强县富民

“改革开放让咱老百姓的脑瓜开了窍。种植胡萝卜成立协会,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冷库,胡萝卜的产销就形成了一条龙,再也甭发愁了。”站在高碑店仁合庄村头,菜农谷宝起由衷地说,“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观念,党的富民政策让农民日子越过越好。”

种植胡萝卜在高碑店有着多年的传统,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基地+农户+市场”模式,使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保证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去年种植面积达到近3万亩,总产量达8.5万吨,总产值8200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近2000元;同时,还涌现出1100多名蔬菜经纪人。

仁合庄只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缩影,盘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农业经济的上档升级无疑是最耀眼的亮点。保定是农业大县,实现强县富民,关键在于提升农业经济的“含金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在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上下功夫,加强组织化程度,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产业化龙头,一批极具成长性的农业深加工企业在希望的田野迅速成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已有31家,市级龙头企业203家,总资产90.7亿元,年销售收入105.5亿元,年利税达到11.2亿元。

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和延伸,使保定形成了畜牧、蔬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和乳品、肉类、果品、蔬菜、粮油五大食品加工业,越来越多的农民体味到了增收的喜悦,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中国保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