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村官”李连成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6
|
第一年,20多座;第二年,40座……西辛庄迅速成为蔬菜生产专业村。仅种菜一项,头年全村就人均增收500多元。然而,好景不长。1994年,濮阳市号召全市大上“白色工程”,大棚蔬菜遍地开花。“菜多了利润就低,要想奔小康,还得办企业。”机敏的李连成适时作出调整,挨家挨户发动村民集资办企业,并最终打动了12户村民。你五千,我一万,加上李连成的6万元,13户凑了21万元,办起了村里第一家企业——造纸厂。当年,每股分红12.7万元;两年时间,纸厂固定资产达到100万元,利润突破200万元。
村民有的眼红了,有的后悔了。李连成内心也不平静:“致富思源,不能忘本。共产党人的现实职责就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一番深思后,李连成召集股东开会,提出把价值百万元的纸厂作价68万元转卖给全村村民,使家家有股、户户分红,以实现全村共同富裕。话一出口,立即遭到其他12户股东的反对。李连成说:“当党员就要为群众谋利益,我是全村人的支书,不是咱13户的支书,把咱们带富了,也要让全村人都富起来。”一连7天,他先做4名党员股东的工作,再做其他股东的工作。当李连成把13户股东一致的决定在喇叭里一说,村里顿时欢呼雀跃。不到两天,全村168户一户一万元、一户不落地筹集股金168万元,改建了造纸厂,还新建了一家再生纸厂。其后,工业用呢厂、牛仔布厂、奶牛厂、酒厂、纺织厂、华珍电子厂、南星电光源厂……

李连成书记给采风团的记者们介绍西辛庄村的致富之路
以这种股份制合作的方式,10年来,西辛庄的工业项目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至2005年底,该村共建成企业11家,固定资产达2.6亿元。如今,村民家家有股份、人人分红利的西辛庄人向芝麻开花节节高。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万元,较15年前增长了近30倍。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李连成书记家位于村里臭水沟前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