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村官”李连成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6

    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西辛庄人开始“打扮自己”了。

    “化妆的彩笔”第一笔描向了学校。过去因为穷,该村从来就没有学校,孩子上学都要跑到外村去。1998年5月,经支部研究,村民一致同意,决定建一所“自己村上的学校”。外边的施工队听说后,纷纷找到李连成,许给高额回扣要求承包。可李连成一算账,光工钱就得10万元,全村每人平均将近二百块。与其增加群众负担,何不让村里人自己来干?于是,他提出全村人要用义务工来建学校。结果,响者云集。村小学动工了。李连成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第一个走上工地,每天从早晨5点一直干到深夜。村里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全部参与进来。全村人苦干66天,终于建成了一所全市一流的农村小学。为了招聘到高水平的教师,村里还专门修建了教师公寓,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如今该村已送走了10多名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可贵的是,从2000年起,已届天命之年的李连成也捧起了书本,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他从一天学会10个字开始,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他就认识了3000多字,能看懂报纸杂志。之后,他又学会了上网查阅有关企业信息。最近,为了与外商交流,他又学起了英语。

    第二笔描向了村容村貌。村民腰包鼓了,谁都想建好房子。于是,大家都嚷嚷着搞新村规划。李连成就到每家征求意见,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个人拿把尺子一家一户地丈量,做到心中有数后,才召开支部会、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新村规划公布后,村民们都没意见,没有一户心里不平衡的。2003年底,全村都住上了建筑面积205平方米的别墅。此外,村里还陆续整修了街道,绿化、美化了环境,修建了人工湖、村办公大楼、村文化广场,还投资50万元建设秸秆气化站,实现户户用气。至此,西辛庄彻底告别了“脏乱差”,一个花园式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朴素真诚的李连成书记

    既要有“白天鹅”的外表,更要有“白天鹅”的内在修养。西辛庄“化妆”第三笔描向了精神文明。吃喝上花钱抠门的西辛庄在文化却舍得投资:仅订报刊一项全村每年都花几千元。村里还盖起了文化室、文体活动中心,购买图书近3000册,陆续配齐了各种健身设施。高标准建起了幼儿园、敬老院。解除了吃、住、穿、医方面的后顾之忧,改变了村民“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村里还常年坚持评“好媳妇”、评“五好家庭”,如今村里年轻夫妇双双都在厂里上班,孩子由公婆看管,没有一家婆媳关系不和的。村里还推行了礼仪电影,每逢婚丧嫁娶,没有一个大操大办的,都是放一场礼仪电影完事。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村里无邪事,村干部无难事,全村干部群众一心扑在发展上。如今农村工作的“三大难”,在该村已无“难”可言。15年来,西辛庄没有一户违反计划超生的,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村里没有一分钱的提留,交售定购粮只需一两天就全部完成。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江苏网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