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穷县抓环保促发展跑赢富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0

    惊叹四:餐馆油烟无所遁形

    餐饮油烟扰民,几乎在各地都是环保投诉的热点。在小餐馆、大排档集中的街道,油烟排放一直以来都是居民头痛的问题。不起眼的餐饮业油烟污染,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也是环境整治的重点。在县一级,抓餐馆油烟的则属凤毛麟角,旬邑县就是其中一个。

    “楼下的餐馆把烧煤的灶台开在我的卧室下,油烟把外墙都熏黑了。每天下班回家,先闻到的是一股油烟味。”家住旬邑县城的周先生饱受烟熏火燎之苦好几年。针对群众反映的餐饮业环境污染问题,旬邑县环保局展开了凌厉攻势。他们根据“先重点、后一般,先街面、后纵深”的推进思路,先将难啃的经营户商户拿下,再地毯式挨家挨户逐渐改造。从城区餐饮业较为集中的路段着手,不断扩展执法范围,最终向全城铺开治理。

    油烟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后,各执法小组按片区对管辖路段餐饮经营户进行实地走访,摸清了县城内餐饮业户的区块分布、环保治理设施配置、排放方式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然后引导经营户合理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后达标排放的经营户免征排污费;对不安装净化装置,超标排放的,依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最高上限进行征费并处罚。刚开始,不少小餐饮店并没有安装相关环保设施。“个别经营者只贪图眼前小利,舍不得花钱安装排烟设备……” 执法人员分析,一些经营者舍不得一次拿出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购买排烟设备,抱着侥幸心理,对餐馆油烟排污工作未能引起重视,直到收到处罚通知单时,才开始整改。

    这样一来,环保部门彻底改变了以往收取排污费促进管理的手段,变“强制执法”为“主动服务”。目前,县城所有餐饮业均办理了排污许可审批手续,新装油烟净化装置48家、检修25家、责令限期安装 5家、更换燃煤炉32家。“现在,我家的空气明显好多了”周先生补充道。

    思考:穷县环保领跑富县的背后

    这些令人惊叹的环保现象,在陕西其他县城绝无仅有。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环保工作,为何赢了那些富县?

    既然经济发展滞后,就不能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另辟蹊径也许会柳暗花明。旬邑县委书记刘新余曾是援藏干部,他上任初始提出了 “生态立县”发展模式,突出生态理念,合理规划镇村建设。围绕“ 改善环境促发展,抓好发展促环境”的总体思路,旬邑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镇区建设上,重点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旧村改造上,重点实施“一池(沼气池)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和清理“三堆”工程;新农村建设上,重点实施“沼气池、太阳能、吊炕、卫生厕所”同步入户工程。

    县委书记刘新余和县长王生江对县上的环保工作非常支持,所上招商项目必须先过了环保这一关。刘新余认为,环保工作做好了就是解决了发展的后顾之忧,要是光顾着发展不考虑环保,迟早还得补上这一课,那时花费的力气更大。

    环保局的铁腕治污是旬邑胜出的另一个关键。行伍出身的环保局局长文胜利,说话慷慨激昂,做起事来也是一板一眼。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瞅准一点就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招商中碰到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他予以否决,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半夜还接到过威胁电话,“不达标谁也别想过我这一关!”文胜利斩钉截铁。

    铁腕治污带来了一系列变化。2007年,陕西省首家县级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平台在旬邑建成;紧接着,在2008年,建成并投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2009年,全省“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创建”工作会议在该县进行了现场观摩;2010年,县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建成试运行,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置目标,做到了污染物“零排放”。随之,建筑面积3185平方米的县环境监测实验楼也建成封顶。

    旬邑以其务实而又超前的理念,为科学发展书写了一个优美的注脚。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西部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