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情怀--陕西省、市、县、镇人大代表李秀英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0

    近几年来,三秦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响当当的村——紫石崖村,出现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全国劳模,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九成宫镇党委副书记、紫石崖村党支部书记李秀英,她一心为民,艰苦创业,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每一个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赞扬。

    李秀英自当人民代表的那一天起,她就坚持学习《代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自觉履行职务,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近年来,她坚持每月走访10户以上的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省、市、县人代会上共提出意见建议64条,涉及农村水、电、路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绝大部分被采纳,受到各级人大以及群众的好评。过去,紫石崖村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是全县自然条件最差,群众收入最低的一个村,李秀英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去省、上市、跑县反映情况争取项目资金,连续多年提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意见建议,没有钱,采取“向上争取一点,项目捆绑一点,社会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近年来共筹措资金1200余万元,拓宽改造村组道路4条51.5公里,实现了通村道路水泥化,修建便民桥8座,铺设输水管道3590米,打浅水井45眼,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吃水难的问题。延伸高压线路6公里,低压线路11公里,新建改造校舍480平方米,全村基础设施面貌得到

    为了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秀英同志以新农村搬迁点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下功夫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栽植风景树19700棵,绿化美化村组道路610米,建成了100多平方米的紫石广场,新建村中心休闲娱乐广场一处,篮球场一处,安装路灯23盏,建沼气池40眼,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村。

    为了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李秀英同志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走访联系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全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根据本村自然资源状况和传统产业优势,将全村规划为三个产业带,紫石崖蒋家山组群众有养猪传统,动员群众兴办生态养猪场,同时发展干杂果产业,孙家河、细巷组荒山、荒坡和耕地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就实施退耕还林还牧,动员群众发展布尔羊,秦川牛养殖,兴办养殖场。通过近十年示范引导,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措施的落实,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成为了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到2009年底,全村万头生态养猪村初步建成,新建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5户,100头以上养殖大户15户,生猪存栏达到5200头,其中:能繁母猪1600头,全年出售商品猪10000头,实现纯收入70.2万元,人均增收1200元,牛存栏675头,羊存栏1900只,出售商品牛503头,羊只出栏2020只,实现纯收入58万元,人均增收1155元。2010年,新建千亩优质核桃干杂果园,面积达到1008亩,全村累计干杂果园面积3033亩,已挂果的干杂果实现收入15万元,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956元,跃居全镇第一位。

    如今当你从县城走紫石崖村,过去的羊肠小道不见了,变成了20公里长的水泥路,走进紫石崖村后,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瓷砖贴面的住房,劳累一天的人们在村中心休闲娱乐广场说说笑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着身体,放松劳累一天的身心。当你走进每一户农户家庭,水泥硬化的院落干净漂亮,会客室、卧室宽畅明亮,各类家用电器样样齐全,太阳能洗澡间、卫生厕所、沼气池、煤气灶走进了农户家庭,看到如今的新变化,群众自豪的说“紫石崖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

    “天地之间有一杆秤,那秤跎就是老百姓”,李秀英同志一心为民,艰苦创业,在老百姓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和良好形象,老百姓夸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优秀人民代表。

   (作者 赵宏海 郭伟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