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空某训练基地一团副师职飞行教员李军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0

    蓝天上的园丁

——记济空某训练基地一团副师职飞行教员李军

    

    李军,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可能有着成千上万的同名者,而济南军区空军某训练基地一团的副师职飞行教员李军绝对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他任飞行教员20年来,在蓝天 上创造了这样的辉煌:带教出战斗机飞行员38人。论数量,可以组建一个建制飞行 团;论质量,成才率100%,并有8 人走上团职领导岗位,其中4人任三代机航空兵团团长。他把驾驶杆当教鞭 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这是李军招飞入伍 时的梦想。然而,刚刚在作战部队练硬了翅膀的李军,却被调到了某训练基地干起了飞行教员。从蓝天格斗、云端拼杀的战斗机飞行员,到执教育人、婆婆妈妈的飞行教员,李军心中十分沉 闷。那段日子,他常常想起自己的第一任飞行教官。李军是“师傅”的第一个“徒弟”,刚刚出道的“师傅”带李军时格外上心。当李军终于可以单独飞上蓝天时,“师傅”别提多高兴了。那天,李军首次单飞着陆,速度很慢的歼教机从跑道脱离口一 出来,年轻的“师傅”就跑过去迎接,抓着机翼跟着 滑行的飞机奔跑,一直跑到停机坪上。李军一下 飞机,师徒两人紧紧相拥,热泪盈眶。在回想往事 中李军深刻感悟到,带教出一名飞行学员是人生的另一种成功,他决心做一个像“师傅”那样的好 “师傅”。从此,李军把蓝天当教室,用驾驶杆当教鞭,默默战斗在飞行教员岗位上。

    执教20年间,组织也曾考虑提拔任用李军,但 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把全部心思用在培养新学员身上。为拓展新学员战术思想,每次作战部队转场路过基地,他都主动登门拜访,虚心向作战部队飞行员请教前沿战术理念和最新战术动作;为带动和检验新学员航空理论的学习,凡要求新学员背记的内容,他都能倒背如流。他 安全飞行26 年,从未发生过差错,先 后荣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2次,并荣 获“空军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李军带出 的“弟子”个个都是好样的。他的学员——南空航空兵某团团长杨永飞,在某新型导弹实弹训练中创造 了空军新记录,成为全军谋打赢先 锋模范人物。而和杨永飞一起搭班子的一名副团长,也是李军带出的 学员。目前,李军的“李家军”遍布 空军航空兵部队,多数都在飞第三代战斗机。 他把肩膀当云梯有人开玩笑地说:“一茬又一茬学员被托上 蓝天,老李的肩膀都踩出茧子了。”但李军却把这 种“茧子”看成一种责任。 “切勿误人子弟!”这是李军的座右铭。虽然听 起来不够响亮,但李军从24岁当教员起,就践行着 这一朴实的“师德”,20年间痴心不改、诲人不倦。 教学中,李军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思想,注重指导新学员从“学会”飞行向“会学”飞 行转变。由于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领导每期 都让他带教两名新学员,其中一个是排名靠后的 学员。对新学员存在的问题,李军从不简单生硬 地训斥,而是以耐心、诚心、细心的态度去引导帮 助。

    南空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长陈权龙是李军当年带教的学员,开始小陈航空理论不够扎实,但空 中反应灵敏、飞行动作协调,一看就是个搞飞行的好材料。训练中,李军对小陈格外严 格,多次在飞模拟机时临时设置空 特情,检查航空理论应用情况,强化处置方法措施的理解记忆。仅几个月时间,小陈的航空理论成绩就突飞 猛进,排到了前几名。去年,陈权龙 在空军举行的航空理论知识竞赛中勇夺第一。 他把飞行当艺术传授 李军喜欢创新求异,善于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他把语言艺术融入到航空理论教学中,使抽 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他在讲双机起飞时机把 握时说:“跑得早犯规,跑得晚吃亏。”在提示盘旋 飞行安全时说:“盘旋、盘旋,容易一盘就‘悬’。” 他根据地靶、起落、编队、特技等课目特点,不仅 编写了几十个“顺口溜”,而且还编写了一些诙谐 幽默的“两句半”。比如:“油门收得快,拉杆带不 住,没数!”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得心应手。 对新学员讲解空域、方位、地标等数据时,几十 年来一直采用平面挂图教学。李军自购数码摄录设 备,从网上下载训练空域平面图、三维图,在飞行现场 录制视频,用这些资料制作了28堂多媒体课件,直观 具体,形象生动,深受学员欢迎。同时,一些多年不变 的教学训练模式在他的倡议下被改变。比如,他提出 带飞两个新学员单机课目时,把依次单机起飞改为双 机起飞,两个课目融合后,教学训练效益大增。 蓝天创佳绩,师徒比翼飞。

    去年,空军组织教 学法巡回考试,抽点李军和另一名年轻教员飞双机 复杂特技课目,两人考出了空军最高分。让李军欣 慰的是,这名年轻教员也是他带的学员,因飞行技术 好留下任教员的。

   (作者: 李广君 余伟 王宇)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三农在线网--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