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拉动广东县域经济的新引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1

    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

    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大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带旺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促进县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韶关仁化县的发展最能说明问题。2008年,仁化县旅游经济总收入为8.67亿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县GDP的16.5%,今年1-9月经济总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县GDP比例已达20%。相关产业如餐饮、酒店、交通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星级酒店4家,可供游客使用床位4000余张,餐位5000多个;交通要道及县城街道均设立国家标准旅游交通指示牌,开通了多条公交专线和景区(点)旅游专线车,还引进了一批旅游开发投资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及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扩大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度,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近年来,广东省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游、红色游、乡村游等旅游形态,极大促进了财富从发达地区向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地区的转移。以广东省旅游扶贫为例,目前广东省共投入旅游扶贫资金3.1亿元,扶持8批396个重点项目,资金投向以51个欠发达地区县为基础,以16个特困县为重点,覆盖全省85个县(市、区),直接解决就业人数1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40万人,促进解决旅游扶贫项目所在地旅游交通瓶颈道路350多条,共计6100多公里。

    据介绍,自广东省旅游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共吸引外资、侨资、民资开发旅游的在建项目与合同项目资金共390亿元,加快了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旅游强县、旅游型村镇与旅游扶贫工作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多种经济力量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起到“开发一个景点、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效果。如,清新温矿泉度假区有2000多名员工,其中1400多名是当地三坑镇的农民,温矿泉的开发还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饮食、服务、酒店、交通等各行各业日趋兴旺,全镇工商户上千个,就业人数6000多人;龙门县南昆山旅游开发以来,带动了一大批家庭旅馆的兴起,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5-6万元。

    广东旅游强县

    梅县

    中国旅游强县评定时间:2008年

    省级旅游强县颁牌时间:2007年

    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客家山歌)之乡”等称号。

    重点景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

    梅县的客家山歌和广东汉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新

    中国旅游强县评定时间:2008年

    省级旅游强县颁牌时间:2006年

    首个广东省旅游强县,也是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龙舟之乡。

    东源颁牌时间:2007年

    通过两年的创强,东源县东江、万绿湖旅游经济带已基本形成,有力地带动沿线东方红、红光、义合、黄子洞、铁炉、塔坑、新港、碉楼、锡场等乡村经济的腾飞。以当地农民为主开发的农家餐馆、乡村旅馆、特产店等,丰富了旅游的特色,增加了当地的税收。

    阳山颁牌时间:2007年

    “中国四驱之城、越野之都”称号的获得扩大了整个阳山旅游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建造贤令山景区,扩建了韩愈纪念馆,举办了学术研讨会,阳山县深入挖掘韩愈文化。目前,全县以发展特色旅游为目标,拓宽融资渠道,以大投入、大开发推进旅游大发展,切实解决“富资源、穷开发”、“大资源、小开发”和“整体资源、零星开发”的问题。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南方日报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