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拉动广东县域经济的新引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1

    权威声音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强研究,促进发展大有可为。在旅游发展方面,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提高附加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注重强化广东作为全国重要客源市场的作用,通过旅游扶贫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加利

    县域旅游规划是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县域旅游经济是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是富民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促进农民的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是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重要内容。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

    着力深化旅游合作发展,推动区域旅游的互动发展,提高省内旅游合作水平,加大对山区、东西两翼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拓宽扶贫渠道。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

    开展旅游扶贫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广东省旅游发展新优势,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旅游强省的重要途径。

    ———副省长万庆良

    专家视点

    做深做强县域旅游产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陈南江(博士)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着“旅游强省”建设

    对于县域而言,“创强”更多的是思想认识的统一和提高,是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有了这样的基础,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可以更快更好。各地的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要看到旅游业对于一个县的三大产业的全面带动作用、对于一个县的知名度提升作用、对于招商引资和就业的促进作用,积极发展市场密集、资金密集、组织密集的旅游新体制,培育新组织、新机制,让农民的服务铺天盖地,让大企业顶天立地,打造主题社区、旅游小镇、文化新村、产业基地,把模式做特、机制做活、文化做深、市场做透、保护做好、环境做美、队伍做优、素质做高、产品做精、服务做细、品牌做响、形象做亮、产业做强、发展做大。

    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涉及广东是否能够真正建设旅游强省、打造粤港澳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工作。

    ◎广东对旅游扶贫资金集中投入的做法值得肯定

    2009年广东对于旅游扶贫资金采取了集中投入、重点倾斜的做法,值得肯定。而县域旅游发展,主体不能仅仅是县委、县政府。县的层面,由于人才和资金的缺乏,很难摸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例如,如何盘活和整合旅游企业?如何处理好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类的旅游资源的经营权转让问题?如何解决土地建设指标问题?金融企业如何为旅游资源开发更好地提供融资渠道?省市两级一定要加强指导、加强领导。要多多调研,了解县域的需求。

    ◎打造品牌借鉴他省强县发展模式

    广东要借鉴海南经验,积极探索“中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发展路径;要借鉴浙江、四川经验,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造福广大群众;要借鉴云南、广西经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县域旅游的发展,也需借鉴他省强县的发展思路与模式,广东县域旅游经济的突破之路在于打造品牌,对于一些龙头产品的打造,加大领导和支持力度。如河南的山区县栾川县也是把发展旅游业的工作任务下发到各个政府部门,走出了自己的成功道路,被誉为”栾川模式”。陕西的扶风县把法门寺这样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拿出来,让一些企业主导经营和管理,一下子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发展到9平方公里的规模。广东对于开平碉楼与村落、对于大南华、对于丹霞山、对于海陵岛等等,也应当拿出这样的力度。我们应当明确几个拳头产品,举全省之力,开展“造月工程”,几年之后,广东旅游业必将是一个全新的面貌。

    专题撰文

    (记者 周人果 蔡华锋)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南方日报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