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1500名山区移民负责?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1

    2007年2月3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新美洲村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新美洲扶贫小区开工仪式正式举行。村民们围在效果图前纷纷议论,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据记者了解,新美洲扶贫小区占地面积6.33万平方米,总造价约4185万元,规划分3期实施,是苍南县规模最大的下山异地移民脱贫小区,也是苍南县欠发达地区实施“后发掘起、全面跨越”的示范性工程,重点安置当地括山乡、新安乡、龙沙乡等欠发达乡镇生活在高山、深山等生产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户,工程建设以集资联建方式为主,省政府统一发放扶贫基金。

    这项惠民工程实施至今已近4年,记者近期了解到的情况却是,当地东括村、西括村、下门村、小云斗村、尤山坑村等多个村庄的村民对这项工程怨声载道。

    村民称:“扶贫小区的一期工程明明建好了,为什么不让我们搬迁?2007年开工时牌子上写着2008年之前让我们喜迁新居。几年来我们先后交了五六万元,就等着住进新房,有的村民实在等不起了,只好把买房手续转手卖了,去别处又买了房子。当初大家都相信这是扶贫工程、民生工程,谁知道现在闹到这个地步”。

    一位老大爷更是指着附近山上的一片坟地气愤地说:“我看啊,等我住上了旧坟也住不上新房!我看过电视,省里领导都实地考察过扶贫小区,原来的章书记也给我们吃过定心丸,可章书记调走了,现在谁来管我们?”

    那么,移民搬迁还须等多久?造成工程无法进行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老百姓说的买标串标又是怎么回事? 

    为何停工?

    (承包方不懂工程、无施工资质、层层分包)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的一期工程(7栋楼190套住房)已完工,楼房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二期工程地块大门紧闭,里面坑坑洼洼、长满一米多高的野草,几捆生锈的螺纹钢、一堆石子、一台小型搅拌机杂乱地堆放着,门卫室一片狼藉,一张桌子横在中间,几个白酒瓶和一堆烟头儿散落在地上。三期工程项目牌上显示:2010年9月28日开工,2011年7月28日竣工,而进入施工现场,记者并没有看到任何施工迹象。

    究竟为何停工?经过记者的耐心调查,中标方的一位股东终于开了口,该股东称:第一,当初发包方与他们定的价格是每平方米660元,拿到工程后承包方又层层分包,现在工人工资以及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一直在涨,扶贫办应付的工程款也没到账,现在工程只能越做越亏。第二,目前没有办理施工证。

    同时,承包方提出两点要求:要么加价,不能再按每平方米660元计算(附近灵溪镇的扶贫安置工程为每平方米1000元),要么将工程款退还。

    这是不是停工的根本原因呢?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数名包工头道出了惊天秘密。一位包工头说:“规定投标方必须是新美洲村村民,参加该项目投标的一共是13家,每家押金300万元,每家都找亲戚朋友参加投标。我们找了10个股东,这些股东我根本不熟悉,是陈德赐(新美洲村原村主任)主动找我们邀标的,说中不中标都有钱赚,后来他又与我们商量串标的事”。

    “温州地区这么发达,300万元的押金对你们来说很困难吗?”记者追问。中标的包工头说:“其实重点不是这300万元押金,关键是要支付230多万元的串标好处费,我们才拿到了工程,向其他参与投标的单位分别支付18万元串标好处费,我们心里很清楚,在新美洲村的土地上盖楼,离了陈德赐玩不转,也干不成活,所以首先给了陈德赐、陈智靖父子共36万元的串标费,算作两股;向现任村委会副主任缪克进支付了18万,他有一个标;向缪维清支付72万元,因其找了4家建筑公司,开了4份介绍信报名,所以能拿到4个18万元!他们参与投标并非为了中标拿工程,而是为了得到串标好处费”。

    此外,包工头还向记者坦言,工程方面,他们没一个人懂的,多数股东只会签自己名字,不认字的,以前都是承接村民盖房那样的小工程,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干过,自己没有公司,只是以挂靠形式挂在一家名叫“伟天”的建筑公司下,现在又挂靠了一家温州的公司,至于公司全称,并不清楚,也不知道监理方是谁。

    如此看来,新美洲扶贫小区工程从发包时的招投标阶段就开始“乱”了……如此重要的民生工程就是这样上马的!

    采访中,知情人还透露,新美洲扶贫小区三期地块虽已挂牌开工,但征地手续并未完善。

    为何邀标?

    据记者了解,新美洲扶贫小区项目于2003年进行规划立项,2006年1月,根据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6号文件”,成立了苍南县龙港新美洲扶贫小区基建工作小组(下称基建小组)。成员由县扶贫办杨仲锋、陈上清、龙江办事处吴高毅、新美洲村陈德赐、方建久等人组成。

    采访中,多名知情人反映,该扶贫项目绕过法定程序,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而采取“邀标”的形式。对此,新美洲扶贫小区基建小组组长杨仲锋并不否认。

    至于不公开招标而采取邀标的原因,杨组长称:第一,考虑贫困山区村民的实际情况,为降低工程造价(据说公开招标每平方米要800多元),减少投入成本,减轻农户负担;第二,由基建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决定,并非个人意愿(13人参加投票,12人赞成邀标,一人赞成公开投标);第三,主管县长对“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投标”的做法已作批示(苍扶办【2010】23号文件)。

    邀标是否合乎法律法规?对于杨仲锋的说法,当地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温州地区相关规定,只要非私人项目,工程造价超过50万元就必须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至于主管此工程的邱县长是否批过?该工作人员说:“瞎说的吧?县长怎能跟他们掺和到一起?!”

    关于“邀标”原因,发稿前,记者收到了新美洲扶贫小区基建小组的书面答复函件(下称《答复函》):采取邀标形式不受工程总额限制,该扶贫小区建设资金全面来源于移民户自愿集资,地方财政不拨款(省政府发放的扶贫基金,由各户到各自乡镇自行领取)。难道省政府的扶贫款不属于财政范畴?

    

    谁在操控?

    采访中,杨仲锋无奈地说:“小组成立之初将陈德赐列为重要组员是有原因的。首先,项目所占地块属新美洲村;其次,当时陈德赐任新美洲村村主任,干了30多年的村干部,新美洲村情况特别复杂,当地村民宗派、宗族思想很严重,基建小组寄希望于借助他的家族势力来促使征地、拆迁、施工等一系列事情的顺利进行,陈德赐也是这么承诺的,所以基建小组就一再退让。等邀标、串标完了,陈德赐调到龙港镇龙江办事处了,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事情搞到这一地步,我们也后悔,但是没办法”。

    杨仲锋又说道:“有些人到纪委举报我,是想引起各级纪委的注意,因为我是公务员,是党员干部,但主要矛头还是指向陈德赐,我确实没有参与,廉洁和党性是不能丢的。只要组织上还让我管,我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到底,绝对干好。”

    知情人说,陈德赐、陈智靖父子分别作为投标方,所支付的600万元工程押金是否真的入账?值得怀疑。据2010年1月17日,基建小组召开的研究新美洲扶贫小区二期建房发包一事的会议记录,筹集押金的时间只有3天(2010年1月19日下午5时到22日下午5时),所交押金规定必须是现金或刷卡,13家投标单位需要缴纳押金3900万元,根本没有入账这么多,不信让纪检、检察院、经侦部门前去查查,肯定能查出资金“黑洞”!

    针对存在“资金黑洞”这一疑问,《答复函》称:陈德赐仅仅是小组成员之一,其所负责的是协助村两委协调村内征地拆迁等事务,资金管理另有他人,陈德赐父子的投标保证金有银行存单为证。(记者在发稿前再次通过苍南外宣部门让基建小组提供银行凭证,未果。)

    记者调查得知, 1995年陈德赐因挪用公款1万元,被处以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后来陈提请复议,纪委作出《关于维持给陈德赐同志党内撤职处分的复议决定》。那么,这样有“前科”的人怎么还能够再管移民工程项目!

    有新美洲村村民坦言,宗派宗族思想在当地确实很严重,陈姓是村里的第一大姓,陈德赐当了那么多年的干部更是没人敢惹,虽然现在不是村干部,但现任村支书、村主任仍很怕他,总之,什么事情其实还是陈德赐说了算。

    也有村民称,陈德赐父子拿到36万元串标好处费以后,马上就买了一辆丰田越野车。

    采访期间,记者通过多种渠道未能联系到陈德赐本人,后又通过杨组长进行联系,无果。

    明签合同 暗定承诺

    针对“不加价不开工”的说法,杨组长坚定地说:“不可能,他们要求涨价是没有依据的,当初除了签订正式的《工程承包合同》外,还与承包方签订了一份《承诺书》,一明一暗共同起作用,我同学是县法制办主任,他亲自把关,后找到县法院经济庭庭长亲自起草,承诺书中把承包方都定死了,不能加价,打官司他们也打不赢。” 

    随后,记者见到了这份由县法制办主任把关,法院经济庭庭长起草的《承诺书》,规定:一、鉴于该工程属扶贫项目,我公司(承包方)承诺建设工程按照660.16元/平方米价格办理结算,不会要求业主按照在建设局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价格办理结算,更不会因此违背承诺起诉业主。二、价格的降低绝不因此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过程均按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进行施工,决不因价格降低而降低质量标准及等级。……四、该承诺属本公司出于对扶贫事业的支持,完全自愿,合法有效,绝不反悔。

    针对该“阴阳合同”,《答复函》称,承包合同签订后,由于工程须经规划建设局验收、备案,于是重新制作一份合同(价格介于银行预算价与实际承包价之间,如果承包价太低,规划建设局将不予备案)用于备案。

    在建设局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价格是多少?阴阳合同是否违法?是否会应了浙江省副省长那句话“工程上马,干部下马”?

    何时开工

    移民户要求搬迁,拆迁户要求增加补偿款,承包方要求涨价,工程到底还要扯皮多久?何时能够开工?

    杨仲锋说:“如果真加价,则还要向移民户收钱,这点似乎很困难。工程手续、质量方面绝对没问题,工程进度慢的确属实,其主要原因还是新美洲村里的问题,现在的局面是村里内部矛盾造成的。我们不是没尽力,到各个部门盖的公章就有63个,因为这个工程,各种大大小小的协调会开了五六十次,天天到村里做工作,拆迁户拆不动,二期三期工程如何进行?陈德赐虽然在台下,在村里还是他说话管用,我们也是想把事情做好,但现在确实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为老百姓做件好事,真是比登天还难,但最终有一天,老百姓会感谢我们”。

    对于上述问题,《答复函》中称,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征地受阻;二是移民下乡脱贫是新生事物,既要考虑下山群众的负担,又要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是首要任务,办理各项减免手续需要时间;三是物价上涨,原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价不能满足利润需要,承包商要求加价,故意停工;四是全国范围内实行节能减排,苍南县采取限电措施,间断供电也是导致施工断续的原因。预计该扶贫小区2011年7月全部完工,年底交付使用。

    采访中,杨组长还提到这样一件事,在拥有30多万人口龙港镇,没有一个污水处理站。2008年决定建一个污水处理站,后来就是因为村里某些领导从中作梗而最终没有建成。现在这个工程的包工头都是陈德赐定的,都是他们村的,我们根本掌控不了。

    记者在温州市纪检委采访期间,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当地村民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工程进度慢的问题,属效能方面,不归纪委管辖,但关于部门领导干部违纪违规,串标方面,纪检一定严查到底,也可以走经侦程序,并当场致电苍南县纪委询问此事。

    目前,苍南县政府已派出一位副县级干部协助杨组长工作,但工作似乎仍难以开展,移民户知道基建小组说了根本不管用,最终还得听陈德赐的,村民对陈德赐从心里有一种畏惧感。难道公权力真的比不了操控力?民生工程难道真要变成民愤工程!

    在2007年该项目开工典礼现场,苍南县前任县委书记章方璋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怀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好这项工作,确保他们“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要加强对下乡异地脱贫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到贫困户身上,做到资金专户,专款专用。

    针对移民所谓“新任县领导不管我们了”的担忧,记者通过苍南县委宣传部协调,希望能够采访到现任县委书记,宣传部答复说现任书记在京联系工作,暂时无法接受采访。

    采访后记:

    《答复函》还称,经调查,移民户从来没有写过举报信,也未向纪检部门检举过。那封所谓的“举报信”,实际是因村干部改选在即,村里一些人担心陈德赐再次被选上村长,故意以杨仲峰主任为靶子来打击陈德赐,实现自己的目的,并质问道:“移民户关注的是什么时候住进新房,他们关注如何招投标干吗?移民户未参加投标。又何以了解招投标的内幕?”

    据悉,在记者采访过的几个移民村里,有不明身份的人最近的确在实施调查,主要问,记者有没有来过?村民坦言,现在移民户心里有压力,有恐惧感,确实不敢提意见了,毕竟他们在台上,万一得罪了他们,自己就搞砸了。可无论处于什么原因,在移民户尽快搬迁问题上,政府不能一拖再拖。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