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昔阳县“假县长”的真面目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3

    近年来,社会上各种诈骗犯罪的伎俩层出不穷,其中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诈骗犯罪,这种诈骗行为不仅让受骗人的财产安全蒙受损失,更败坏了政府官员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影响了政府的有效施政。不久前昔阳警方就让这么一位专门领取好处费的“假县长”现了原形。

    2010年8月的一天,山西省昔阳县洪川村的支部书记时双印意外地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给时双印打电话的人自称是陈县长的司机,一听说刚上任不久还未曾谋面的陈县长要和自己通话,时双印感到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按司机提供的手机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中的陈县长说,在他本人的努力下,按照县委孟书记的指示,县里决定分批拨35万元的专款给洪川村修路,由于洪川村交通不便,长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些年时双印没少给乡政府打报告申请修路款,但一直没有着落,如今陈县长的一番话让时双印大喜过望,随后陈县长的司机又给时双印打来了电话。

    眼看着多年的心愿就要实现,兴奋不已的时双印没有多想就按对方要求先后分两次把借来的4万元钱打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上,然而一周过去了,拨款修路的事却没了动静,一丝不祥的预感让时双印有些坐不住了。此时,再拨打陈县长和司机两人的手机却都处于关机状态,通过与县乡政府核实,如梦初醒的时双印方知自己上了当,于是向当地警方报了案,接获报案后,昔阳警方迅速组织警力进行立案侦查。

    作案用的手机号码既然是本地号码,这说明很有可能就是本地人作案,然而在对银行取款查询中,警方却发现取款地远在湖北,难道说这两名冒充县领导的人还有其他同伙吗?由于两名嫌犯所使用的手机均已停机,于是昔阳警方决定奔赴湖北,希望能从取款地寻找破案线索。从银行监控录像上得不到破案的有用信息,于是办案民警就从嫌疑人在办理银行卡时所使用的身份证查起。就在查阅快件邮递记录的过程中,细心的办案民警在一张邮政存根上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

    2010年9月,昔阳警方在一辆中巴车上将涉案的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犯罪嫌疑人李国松、韩万辉均是湖北红安人。两名嫌犯落网后,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包裹里,警方发现了大量的作案证据。除了手机卡、银行卡,警方还发现了几张手写的通讯录,上面记录着拨打电话的时间、通话情况,并用红笔标注了重点行骗的对象。那么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获取他人信息的呢?

    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两个操持南方口音的人又怎么会让当事人受骗上当呢?经查,自今年起,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冒充县领导、人大代表、建筑项目负责人等身份,以帮人申请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名,先后流窜至我省的大同、忻州、临汾、运城等地实施诈骗,共作案7起,涉案金额达10多万元,两名犯罪嫌疑人对上述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从近几年我省陆续破获的假警察、假工商、假市长等案件来看,这类案件愈发呈现出团伙作案、诱惑性大、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成为影响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一大隐患,针对冒充领导诈骗案的增多,国家有关部门曾专门下文,要求各基层单位谨防被骗子利用,依据我国《刑法》第279条的相关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牌官员为何行骗屡屡得手》:解决冒牌官员行骗这一社会问题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仅仅诉诸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打击手段,而还应当从深层次的制度、机制和心理层面上寻找原因,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够将冒牌官员的行骗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求是理论网

    《警惕假领导再骗人》:“冒充领导诈骗事件”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是恶劣的,同时留给人们的教训也极为深刻。基层企业或单位负责人务必提高政治鉴别力,同时,要力戒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

    ---江西日报

    假借官员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面对利欲熏心的造假者,更需要加强和提高人们对各种诱惑的抵御和防控能力,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是防止该类诈骗最管用、最好的方法,法律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应当及时完善,才会让这种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会掉馅饼,只有加强防范应变能力,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那么,再高超的骗术也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高红芮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