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经济”富了阳康乡 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4
|
青海海西天峻阳康乡是天峻县一个纯牧业乡。走进阳康乡赛尔娘村,乡间大道上车来车往。宽敞笔直的人行道和崭新的赛尔娘广场让人想不到这里只是一个小乡村。牧民们将这些成就都归功于乡长常青。提起常青,牧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2006年,常青任天峻县阳康乡乡长,走进这个仅有1100人的乡镇,集汽车修理、零配件销售于一体的汽车综合服务一条街,水电暖设施齐全的游牧民定居商用一体化综合楼让人眼前一亮,以往世代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现如今在自家的草原上搞起了第三产业,用当地牧民群众的话说这叫“马路经济”,而最早大胆提出这一口号的就是常青。
阳康乡地处天峻山深处,牧民以放牧为主。由于远离城镇,多数牧民观念陈旧,交通不便、经营单一,使当地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步伐缓慢。而这一切常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穿越全乡的天木公路连接着天峻县政治、经济中心新源镇和全县重要的能源聚集地木里煤矿。同时也是前往苏里、龙门等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每天车流量达1500多辆,前往矿区、天湖旅游景点的游客休息吃饭、汽车加水、维修等后勤补给蕴藏着无限商机。这条天木公路不就是转变发展思路,发展服务经济,提高牧民收入的“宝藏”吗?认识到这一特有的优势后,常青大胆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理念。牧民要致富,阳康乡就要在做大做强特色畜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马路经济”,围绕天木公路做文章,通过繁荣三产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于是一个独具阳康特色的“牧业强乡,马路经济富乡”的发展模式出现了。
在天峻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发展举措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悄然展开!四个引导牧民群众不断壮大特色生态畜牧业的生态高效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投资76万元,面积4200平方米,太阳能照明、彩砖铺地、设施齐全的赛尔娘广场建起来了;投资54.4万元,安装42盏太阳能路灯,修建在公路两侧长3200米的人行道建起来了;2010年投资800多万元的游牧民定居点、城镇给排水管道、街面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赛尔娘村的人居环境!投资入股的牧民每年增收2000元,一年育肥牛羊1000头(只)的10座砖木结构节能温棚、储草棚、管护室等设施齐全的赛尔娘村特色养殖示范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赛尔娘牧委会投资60万元的停车场和集汽车修理、零配件销售于一体的汽车综合服务一条街建成并开张营业。这条街11家合作社的成员每年门面出租费,加上其他收入增收近万元;14名牧民通过在沿街开设汽车加水站,仅4个月时间就挣回了108万元。为吸引更多的牧民做生意,乡政府又多方筹资429万元开工建设了2400平方米,水电暖设施齐全的游牧民定居商用一体化综合楼,一楼出租,二楼居住,解决了牧民的住房问题,每年他们足不出户就有上万元的房租收入。
如今,“要想富,赛尔娘开店经商去”已经成为阳康乡牧民的新时尚。如今靠“牧”吃饭的牧民做生意越来越精明,口袋越来越鼓,门前的小轿车也越来越高档。逐步完善和丰富起来的增收致富“造血”功能,让阳康乡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者:张庆 东主才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