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铁东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4

今年以来,吉林四平铁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要求,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契机,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作用,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截止10月末,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152个,其中新建项目64个,工业项目9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个;招商引资额实现871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70%,同比增长357%;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409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3%,同比增长58.77%。

围绕优势 引项目

铁东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围绕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引进项目。专用汽车产业是四平市传统支柱产业,铁东区是四平市的工业集聚区,也是专用汽车企业集聚地。围绕这一优势,引进了总投资2.8亿元的年产6000辆特种车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汽车配件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年产1.2万辆专用汽车项目等。二是围绕特色文化引进项目。叶赫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浓厚。围绕这一优势,引进了总投资3.9亿元的中福卡转山湖旅游度假村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的大架山生态农业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元的山门滑雪场项目。目前,滑雪场项目初级雪道已经基本完成,年底可投入使用。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引进项目。围绕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吉林生达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吉林一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了总投资1亿元的保健品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玻璃制品生产项目及总投资2.8日亿元的吉林一正中草药种植加工基地项目等。

创新方式 抓招商

铁东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一是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由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挂帅组成招商小分队,多次赴北京、上海、苏州、宁波、南京、南昌、厦门、深圳、山东、浙江、辽宁等发达省市和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切实做到了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始终坚持高层次招商,切实提高了外商投资信心。同时,与一些地区建立了友好城区,为进一步寻求合作搭建了平台。二是积极开展节庆招商。充分抓住红果采摘节、民俗旅游节、元宵灯节等重要节庆活动时机,发挥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友情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实施了以企业为主体、中介机构为媒介、政府强力推动的市场化招商引资办法。三是发挥特色园区优势抓招商。特色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铁东区充分发挥“专用汽车产业园、化工循环经济园、机械加工产业园、生物农业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文化教育产业园”六大园区的特色功能,重点围绕专用汽车零部件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工及医药产业、机械加工产业、建材产业、换热器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倾尽全力抓招商。4月26日和5月10日,分别举行了四平市专用汽车产业园区暨奋进汽车项目开工仪式和吉林省教育出版产业园区暨金星教育集团出版项目开工仪式,共有14个亿元以上、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60亿元。

优化环境 筑平台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铁东区坚持“人人都是环境、处处事关形象”的理念,积极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一是打造优良金融环境。与吉林银行四平分行签订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并加强了与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同时,与吉林银行四平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平分行开展了“银企百家行”、“服务中小企业”等专项活动,召开银企对接会,主动为银行、企业牵线搭桥。截止10月末,共为辖区企业融资8.9亿元。二是完善社会服务环境。把有关招商引资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时限、办事规则等内容全部公开,接受投资者的监督,并对企业实行服务承诺制,营造了“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投资氛围。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实行了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确保了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三是加强优化投资环境。建立了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制定了无星期天服务制度,不断强化“保姆式”、“一站式”的服务原则。坚持做到了项目前期以诚实守信招商,项目中期以优质服务招商,项目后期以良好环境招商。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张艳玲来源: 四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