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六大产业做强农业特色板块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4
|
近年来,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政府发动、服务推动等调控手段,潜山县茶叶、瓜蒌、畜禽、食用菌、油茶、蚕桑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已基本形成块状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茶叶产业:新发展无性系茶园3500亩、改造低产茶园4000亩,茶园总面积达9万亩;茶叶总产1500余吨,产值1.8亿元。 瓜蒌产业:新发展瓜蒌2600亩,总产瓜蒌籽900吨、瓜蒌皮630吨、天花粉30吨,产值3150万元。食用菌产业:在山区乡镇重点发展香菇、木耳和鸡腿菇,圩畈乡镇重点发展磨菇、平菇和木耳,累计新发展食用菌130亩、240万棒,生产农户达3000余户;发展竹荪新品种100亩,亩均利润9000元左右;试验成功利用废弃桑枝条生产香菇技术,节约阔叶林资源。油茶产业:完成油茶基地建设任务1.6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4000亩、低改油茶林1.2万亩、育苗70万株;开展油茶品种优树优选,在全县选择油茶优树200株,筹建油茶良种苗繁育基地。畜禽产业:新发展达验收标准畜舍面积4.56万平方米、禽舍面积6500平方米,引进良种能繁母猪976头,生猪出栏22.5万头,家禽出栏305万只,新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户165家,规模养殖比重达39%。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格局,开始在部分地区有了一定起色。塔畈乡彭河万亩生态茶园,形成了茶叶生产板块;槎水镇蚕业生产板块跃升为全省第一产茧大镇;水吼镇横中村瓜蒌生产板块、痘姆乡求知村瓜蒌生产板块,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乡村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亮点纷呈,特色板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该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县级龙头企业41家。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引导,甚至参与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对产业的提升、发展与壮大起到了很好作用。龙头企业参与开发产品、推广良种良法、培育品种、开拓市场,推进了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促进了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各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各种要素正朝着合理优化组合的方向配置,主要体现在各产品在布局上向着生长合适的自然条件区域集中,从而加速了专业化、规模化;各类经营实体对自己在产业发展中的定位(作用)越来越明晰(如农户、协会、经纪人、企业等),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合理,有利于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与产业链条的形成。
为了做强特色板块经济,潜山县对六大特色产业产品均制订有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从种植到加工严格按质量标准规定操作,保障产品质量的优质与稳定。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特色农产品的企业、协会、合作组织及其他经营实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竞争与磨合,基本形成了围绕产业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企业集群。
潜山县政府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安庆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县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六大特色产业提出包含基地建设、质量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开拓等内容的总体要求,制订新的发展规划,并按年度分解各阶段性目标,指导全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素质。同时按照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植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引导龙头企业在发展特色农业块板经济中,与基地、农民的合作,多承担一些产品开发、良种、良法推广、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基础性、全面性工作,以带领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