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松花江重现清丽容颜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30
|
如何让清水源远流长?
水清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李平坦言,“十一五”黑龙江省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忽视、不容懈怠。如松花江水质改善压力依然较大,应急突发事件隐患较大,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给减排造成持续的压力。
省委书记吉炳轩说,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山川壮美,凭山增色、借水生辉,保护好这片蓝天碧水、茂林绿野,就能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
黑龙江省环保部门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深入总结“十一五”的经验和教训,以更大勇气和更强决心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确保松花江流域长治久安,让清水源远流长。李平这样描绘“十二五”的目标:“巩固一批控制断面水质,改善一批控制断面水质,消灭劣Ⅴ类控制断面水质,使松花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黑龙江省提出6项措施,6个“围绕”让松花江继续休养生息,让青山绿水成为储蓄的GDP,让蓝天沃土成为永恒的不动产。
一是围绕改善松花江水质,实施“以支促干”,重点做好城市河流污染防治。重点谋划好阿什河、安邦河等污染较重的城市河流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开展小流域生态恢复综合整治。
二是围绕实现结构减排,严格环境准入。从严控制松花江流域内排污量较大的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严格实行清洁生产审核。
三是围绕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进一步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的监管,坚决取缔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可能污染水源水体的活动。
四是围绕推进全省的“三供两治”工程项目,提升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不到80%的城市,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扩大处理能力;拓展污泥资源化利用渠道,建设一批污泥处置示范工程。
五是围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开展综合示范工程。启动松花江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重点抓好各县(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综合利用、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等农村示范工程。
六是围绕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升防范风险和应急水平。“十二五”期间增加对应急装备设施资金投入,提高处理风险事故的能力。全面推进环境监管能力系统建设,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黑龙江省提出,保持成绩,继续努力,争取让松花江成为全国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样板区、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示范区,到“十三五”结束时,将松花江流域的环境质量基本恢复到三四十年前的水平,再现“母亲河”的生态原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