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专家访谈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宜兴紫砂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7

    主持人: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部分配制加工的紫砂泥中,添加了氧化物,也就是化工原料。那么就有网友提出,是否可以在紫砂泥中添加氧化物?

    殷书建:首先我们看它为什么添加?刚才有专家谈了宜兴紫砂有它自身的特点,原料里面富含一些铁离子、锰离子、镍离子、铁离子,赋予了紫砂的壶色。为什么添加呢?因为原料里面有这种元素,我理解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它除了是一个茶具,还是一个工艺品,人们非常喜欢它,有的人把化工原料加进去以后,会使陶土在烧制过程当中形成一种氧化物,经过1000多度的烧制过程会比较稳定。

    主持人:对于紫砂的质量检测方面,很多网友对它提出了疑问,紫砂产品是陶瓷产品的一个分支。陶瓷紫砂产品在它的质量方面国内有没有什么标准?

    李硕:目前我们国家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对紫砂产品在吸水率、铅、镉等十个方面的溶出量作出了要求。目前广大网友对紫砂产品的安全卫生这块是比较关注的。那么在紫砂陶器国家标准当中,它引用了另外一个国家标准叫《国标1261—2003》,这个标准规定,所有的紫砂产品必须符合1261的要求。这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对各类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都作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在非特殊装饰类的产品中,除杯以外的空心制品,对镉的要求是不大于0.25毫克每升,对除罐以外的大空心产品,要求是铅不大于1.0毫克每升,镉是不大于0.25毫克每升,宜兴的陶瓷是空心制品,现在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中国一直是陶瓷的出口大国,我们宜兴同样也有很多的陶瓷厂大量的出口紫砂壶,对于出口的紫砂壶国际上有没有什么更严格的标准?

    李硕:紫砂产品也是陶瓷的一类,目前各个国家对于食物接触的陶瓷产品重金属溶出都有一个相关的规定。下面我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标准,因为各个国家都有相关的要求。

    一个是欧盟的《84—500》的规定,另外还有ISO有两个标准,一个是8391,一个是6486,这两个标准也对陶瓷的相关溶出量做了相关的要求。另外就是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他有两个要求,一个是7117.06,一个是7117.16,分别对镉、铅的溶出量做了要求,这几个是我们国家主要的出口地,也是属于西方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对这个要求应该是很严的,像美国FDA,它对铅的规定,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对扁平制品铅的溶出量不大于3.0毫克每升,对镉的要求是0.5毫克每升,那么欧盟在扁平是0.8毫克每平方分米,对镉是0.07毫克每平方分米,对陶瓷这块,铅和镉方面的重金属溶出量有相关的标准,其他的国家是没有这种检测的。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国际上对重金属溶出方面,他们的检测标准目前也只有对铅和镉的溶出量有限量要求,对于铁、锰和钴目前都没有要求,对吗?

    李硕: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主持人:像中间那把紫砂壶如果是加了颜色的话,对于检测它的溶出量来说,检测出来的效果是怎样的呢?

    李硕:目前国内的标准里面,只有铅和镉,其他的元素还没有相关的国际标准或者是行业标准。就是说在紫砂产品这块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对于其他的一些重金属,现在老百姓也非常的关注,这方面相关的实验室也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实验。高温烧制过程当中能不能溶出?能溶出多少?我们用什么方法检测?用什么酸浸泡?这个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条件成熟,大家认为在其他的重金属方面溶出量有必要制定一个限量的标准,我们可以向国标委提出立项,制定出标准。

    主持人:还有专家在标准上面有自己的看法吗?

    张建洪:这方面我谈谈看法吧。最近由于我们的宣传,社会上对紫砂陶瓷非常的关注,又有点忧虑。一个是什么是紫砂陶瓷?这个紫砂陶瓷还有假紫砂陶瓷,大概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另外又担心,使用紫砂产品会不会有毒?刚才几位专家讲得都非常好,我从事陶瓷检测几十年,我在这里就紫砂陶瓷标准方面给大家再解读一下。

    所谓紫砂陶器,它是有国家标准的,就是GBT10816-2008,这个是新的标准。这里面它有一个适用于标准的指引。什么紫砂陶器适用于这个标准?它说含铁量较高的特种黏土制成的,颜色以赤褐为主,质地坚硬、透气性较好。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做的这个紫砂陶器是符合的,而且通过标准检测是达标的,这个应该是紫砂陶器。起码说这是目前国家在科学方面、法规方面的定义。所谓的真假紫砂陶器,我觉得按照这个标准来,就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讲到使用有没有毒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对食用卫生越来越注重,就提出这个问题来了,我在标准这方面再试图解释一下。我们这个陶瓷在食用安全方面,对铅镉溶出量是有严格的限制。刚才李主任也讲了这个问题,所谓的铅、镉溶出量,美国对这个问题是最严格的一个国家。它列入了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这是一个政府组织,对铅的溶出量有明确的规定。不但有规定,还对我们中国输入到美国的产品,必须要有铅镉溶出量的检测。而且对所有的陶瓷产品,只要输入美国,必须要搞认证,在美国它会登记是中国哪个厂生产的陶瓷,必须要做铅镉溶出量的检测,还要认证。我们陶瓷行业有一个输美陶瓷认证,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测这个铅镉溶出量?为什么我们陶瓷中会有铅镉溶出量?主要针对什么呢?根据我几十年检测的经验来看,我觉得最可能会有铅镉溶出量的产品,或者是超标的产品,是日用瓷这些餐茶具类,这些日用瓷表面上是有装饰的。比如说有各种图案、各种花花绿绿,我们叫这个是“釉上贴花”,就是产品通过高温制成以后,再加上一个花面,这个花面经过800度的彩烤,就成了一个有图案的产品,或者是加了装饰的产品。好了,就在这个装饰里面有文章,装饰这个花面,为了使烧烤出来的花面光泽度比较好,在制造花质的颜料、油墨这里面就摄入了铅或者是镉,因为它要增加图案的美丽,有可能摄入了铅或者是镉。

    另外,它的工艺是限于在800度以下,它不可能再高温,再高温这个花面就挥发掉了。所以说又是在低温状态下,那么低温状态下遇到弱酸、弱碱的的时候,有可能会渗出来。所以说就要用标准来控制它的限量,这个是在花面装饰方面。

    另外,还有一种低温的瓷器。它经过高温煅烧,比如说有一些骨质瓷,过去年代(大概十到十五年前)生产的骨质瓷,它坯体是高温煅烧的,釉又是低温釉烧,这个釉会使瓷器增加光亮度。因为铅对光是最敏感的,所以折光率是比较高的。摄入铅以后,会使这个产品的表面非常的靓丽。它可能也带有铅,对这种瓷,对这个铅镉溶出量的检测也要把好关。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网江苏宜兴频道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