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北京通州数百亩耕地被私自卖给河北盖别墅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28

    北京耕地河北审批建房

    燕郊开发区国土分局负责人承认,未征求北京市国土部门,直接向河北土地管理部门报批。

    如今,“河北地”已建起“和安花园”等高档别墅和小区,每套别墅的价格在五六百万元。

    这让住着矮房的白庙村村民很眼热。

    打过官司的宋学明想得更多,北京的耕地,河北怎么办的建房手续?

    3月22日,“和安花园达观别墅”行政中心人员表示,所用土地是从燕郊开发区购得。

    三河市房地产信息网显示,该小区工程规划证、预售许可证等,均由河北相关管理部门发出。

    通州法院也查明,这片属于北京的土地被“交换”后,燕郊开发区经三河市土地局将其出让给相关开发商,用于房地产等项目开发。

    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北京市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也写明,依法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必须向县级管理机关申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由区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更换证书。

    然而,通州国土分局在给白庙村委会的《信访答复意见书》中称,未接到该项目的征地申请。

    现任燕郊开发区国土分局局长梁国林承认,这片土地权属改变没有征求北京市国土部门,直接向河北省土地管理部门报批。

    他说,当时土地管理并不像现在这样严格,不是采用“坐标式”控制管理,而是依照图纸进行。由于此片土地距离燕郊很近,在图纸上看来确实位于河北行政区内,上报河北省土地管理部门后便获得审批,出让等手续得以顺利办理,甚至约定“土地权和所有权随之转移”的《土地换段协议》在此过程中也未派上用场。“如果换现在这么严格,肯定就不行了。”梁国林说。

    梁国林没有正面评价“此次土地权属改变在当时是否合法”,只是回答“不知道当时情况”。他表示,不能用现在政策衡量过去做法,两个不同时期的土地价格也不具可比性。

    “多少年前的事了,甭管谁说谁的理由,通州法院已在审理。”3月23日,三河市副市长、燕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谷正海婉拒记者采访。

    截至记者发稿,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尚未对此做出回复。

    还地?赔钱?解决陷困境 白庙村委会担心,若只要钱,又与“换地”的那届村委有何不同?都是“卖地”。

    法院两次判决,曾让宋学明等村民看到希望,“土地还是白庙的,走到哪都好说好要”。

    但很快,他们发现撤销协议是一个“虚”的行为,判决书并未明确要求枣林村返还土地。

    白庙村委会人员带着判决书,向通州国土分局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要求两级国土部门立案调查,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2007年1月,通州国土分局答复,“鉴于以上换地行为已进入司法程序,我局下一步将协助并配合法院做好相关工作”。

    北京市国土局复查后称,已责成通州国土分局立案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去年12月,通州国土分局在给白庙村民的《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称,这项土地出让涉及跨省问题,由北京方面单独出面通过行政手段,达到返还土地或追缴土地补偿价款的目的“已无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京报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