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小县城掀校园足球风 行政命令助推足球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04

    比赛频繁 资金压力过大

    窦铜铸下午有两节体育课。此前,体育课与足球无关,“前几年的体育课简单,做做广播体操,练练队列,跑跑步,可能会教学生乒乓球,因为那时县里在搞乒乓球比赛。”窦铜铸说,“从这学期开始,县教体局要求开设足球课,很多学校都把体育课改成足球课了,中招考试多了足球项目,逼着你学足球。”

    学生站好队,做了会儿眼保健操,就开始踢足球。没有热身,窦铜铸直接将足球抛给了学生,男女分组对抗,孩子们踢得不亦乐乎,常有人仰马翻的场面发生。眼看女生一拨儿实力较弱,窦铜铸担任女生的守门员,他在皮球面前有些笨拙,有一次差点自摆乌龙。“去年这操场还种过草呢,校长从外面买的草和肥料,花了300多块钱,长得倒是不错,可惜过了夏天就都死了,只用了3个月。”窦铜铸说。

    “搞足球花钱太多,县里给我们小学的足球基地每年6000块,根本不够。”张金山感慨颇多,“光是给学生交保险就是1000多,每个学生的球衣是50元,加上鞋子和袜子什么的就快100了,这笔开支最少是3000多,参加春秋两次大型比赛至少要4000块,这还不算各种镇里组织的比赛,每年应该是近万元的开支。”

    按照临颍县的规定,凡被定为足球训练基地的将获得资金扶持,初中每年10000元,小学每年6000元,能收缴赞助费的高中不予补助。据县长王国干介绍,为保证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每年保证下拨经费130万元左右,3年来已经下拨近400万元。贾富威详解了资金的来源:“这笔钱来自三部分,一是教育附加中抽出一部分,二是从体彩公积金里拿出一部分,三是各学校的学费。”

    盯着窦铜铸的身影,张金山小声说:“窦教练不容易,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工人待遇,所有的工资和津贴加起来也就1600块钱。因为足球训练,他每天有10元的补助,一个月也有200多。”说起这份补助,一位姓张的语文老师说:“不羡慕,风里雨里也挺辛苦的,啥都涨价,那几个钱能买啥啊?”

    ■ 解读

    校园足球暂与专业足球无关

    2008年,临颍县首次举行全县中小学足球技能大赛。随后两年,临颍县每年都举办两次比赛,分别是5月份的全县足球联赛和10月份的漯河市足球联赛,前者需要全县数百支球队全部参加,共分6个赛区进行预赛,然后择优选队参加决赛。此外,每个赛区的中学和乡镇小学都要举行内部循环赛,学校与学校之间也要开展友谊赛。2010年,河南省运会,临颍县实验小学代表漯河市参加了女足少年乙组的比赛,最终获第5。

    临颍县以行政命令推动的校园足球,截至目前与职业足球关系不大。据贾富威介绍,2010年,临颍向河南省体校输送了10名女足队员,2011年至今,已有4名女足队员进入省体校备选名单。因为校园足球,临颍县受到难得的重视,光环随之而来。临颍教体局提供的资料证明,2008年12月,临颍县被确定为漯河市足球训练基地;2010年,又相继被确定为河南省足球训练基地和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足球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针对临颍县的做法,曾为其题词“开展校园足球,健康学生体魄”的中国足协原主席年维泗说:“以前确实没见过这样大规模的校园足球行动,体教结合是好的经验,但还是要结合新时期青少年足球的特点,不能盲目地为搞而搞。”年维泗强调,校园足球要杜绝“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建议推动者别走竞技层面的老路,只要足球在群众中开展起来了,就是好事。”

    央视足球解说员刘建宏认为,搞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是好事,“谁都知道,搞青少年足球吃力不讨好。校园足球也是如此,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升学压力极大,校长和老师们能够承受多少?这将是决定校园足球能否长期进行下去的关键。”刘建宏强调,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势在必行,“我们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对足球的认知水平到底怎样,孩子能否从小学习到正确的技能和观念,这一点让我们难以乐观起来,所以,必须提高基层教练的水平。”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京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