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时评

规范县乡人大代表直选预选程序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11

    四 、预选程序简易更需要法定的程序操作规范

    预选不同于正式选举,在预先程序设计、参加人数等方面比正式选举程序有所简化,所以不能套用正式选举的程序,没有一套法定的预选程序操作规范,是寸步难行的。这是厦门市同安区在2006年~2007年的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进行预选成功实践的切身体会。

    全国各省级人大在2006年~2007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之前,都没能对预选做出细化的规定,市、县人大要在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短短10天中,提出一套可操作的预选程序规范并组织预选完成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任务,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缺乏可操作的预选程序,在2006年~2007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全国各地仅有厦门市同安区人大第50选区(宋宅)、深圳市盐田区人大第50选区(集装箱拖车运输协会)等几个地方采用预选程序。

    预选程序操作虽然简易,没有一套法定的预选程序操作规范,是难以操作的。厦门市同安区预选的成功进行,主要是得益于借鉴泉州市德化等地方早在2003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进行的预选做法和福建省2006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预选做法,才能够在宋宅选区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后,仍不能对正式代表候选人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及时提出预选选举办法和程序,并在省、市人大支持下,进行预选程序的成功实践。据了解,有些地方即使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后,仍不能对正式代表候选人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虽然也打算采用预选,在没有可操作的预选程序法规可依的情况下,启动不了预选程序。最后,只好放弃预选。在2006年~2007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不论是成功进行预选的,还是想预选而又放弃预选的,他们深深体会到:没有一套法定的、细化的预选程序操作规范,是寸步难行的。他们都迫切希望省级人大能尽快出台一套法定的、细化的预选程序操作规范。

    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的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按照新修订的选举法规定,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时间,由10天改为8天后,时间更为紧迫。如果省级人大在启动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之前,没有提供一套法定的预选程序操作规范的话,要在需要预选的情况下启动预选程序,难度更大,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可能重蹈覆辙,像2006年~2007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那样,被迫放弃预选,甚至可能出现在法定的时限内完不成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任务的问题,影响人大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