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一中饶祥明:坚定信念 淡定人生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7-18
|
中国网: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请问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饶祥明:学校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江西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为办学目标。多年来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读书习惯和学习能力养成,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师益友式的师生关系。以热爱学生为切入点,坚持“培育和发展”、“待同学为朋友”、“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使广大学子在向上、向善、向美的环境中,收获自信和成功。
中国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
饶祥明:一直以来,我校都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成立了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江西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并为国家队输送了多名运动员。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成立了书法、美术、摄影、演讲、摔跤、篮球、体训、文艺等兴趣小组,经常举办征文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学科竞赛、文艺调研、体育比赛和文化讲座等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社会调查、文艺调演及小制作小发明等等,均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 安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更能起到陶冶情操、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创建“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的文明校园作为校园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力气。根据“三个代表”要求,始终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教育、影响青少年学生,从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精心设计和安排学校雕塑、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等校园文化设施,始终让健康文化占领学校阵地,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只要您一进学校校门就能看见百米文化长廊,每个公共场所都有学生和老师自己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校园活动剪影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整洁、幽雅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和教育,时刻感到浓厚的文化气息,置身于文化的海洋。 学校还不定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使学校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广大教师具有强烈的廉政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明确的廉洁理念、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全面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廉洁从教、诚信做人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植根于师生的头脑之中,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国网:学校在安全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饶祥明:临川一中全校上下对安全工作一直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没有学校的安全就没有学校的一切!尤其是对这样一所拥有上万人的重点中学来说,安全防范工作更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校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很抓安全防范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校领导分工负责,校政教处具体实施。在此基础上,全校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编织了一张坚实的学校安全网。其次,在师生员工中常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卫生教育,使全校上下形成一个人人想安全、人人促安全的良好氛围。一是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入学教育中进行声势浩大的安全总动员,并结合上法制课,系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安全法》等法律条文,增强法制安全意识;二是利用国旗下教育、校广播、宣传橱窗、简报等形式不定期播报有关安全防范与食品卫生知识以及学校最新制订的有关管理规定,让全体师生在课余饭后既放松了心情又接受了安全教育;三是结合本校实际,分别制订了《临川一中安全防范工作条例》、《临川一中食堂管理条例》等21项管理制度,并全部印发到每个班级,使安全防范工作得到进一步细化,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安全检查中心组,实行安全工作零报告制度。学校保卫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巡逻,及时消除校内不安定因素;不定期到学生宿舍进行查房,严防不法分子及不明身份的人混入宿舍,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不定期检查周边电子游戏室和网吧,如发现本校学生玩电子游戏或上网,在劝其离开后立即报告校政教处,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晚上下晚自习后,学校有专门的老师护卫队,护送学生到闹市区,在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下,我校向上级、家长、社会各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被评为“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
中国网:您提到教育要“以人为本”,请问为促进学生个性的自我和谐,学校展开了哪些有效的工作?
饶祥明:临川一中力推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或学生群体个性的和谐发展。为促进学生个性的自我和谐,我校切实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一是允许各个年级、班级执行学校统一规定或要求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制订有独创性的“级训”、“班训”;二是鼓励行政干部、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同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施教同一门课程;三是为学生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呼声提供多种渠道,如设立校长信箱和电子邮箱、年级信箱等,安排值周领导接待来访等;四是为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才华提供各种活动的空间和自由。为此,我校全面组织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五是加强因材施教,主要是注意发现培养体育、文艺、写作、书法、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特长生”,积极引导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扎实开展“三创”教育,树立成功典型。我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学科竞赛,在全省更是独领风骚,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8次(12项)在临川一中举行,震惊全省。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以及和谐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学校有史以来的最快发展。我校学生在全国举行的体育、书法、小提琴、小号、钢琴、书画、文学、演讲、古筝、摄影、舞蹈、唱歌等比赛中,每年都有捷报传来。近几年共有十余位老师在国家、省、市的各项艺术赛事中获奖多达几十次,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共有300余人次在书法作品、绘画作品、舞蹈、器乐、声乐等项目比赛中,获得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今年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中,我校学生分别获得“世界遗产保卫者”个人十佳奖和“国艺使者”个人十佳奖。 在推行学生个性化教学中,学生中涌现了舍己救人的“全国三好学生”郑水荣等一批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