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播报

河北邯郸拆迁区长之死 拆迁区鸣放鞭炮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7-22



    草根出身

    但在下属们看来,他不强硬,反而彬彬有礼。“不管你汇报工作如何,只要有成绩,就是真朋友。”上述知情人说。一位与张海忠有过接触的媒体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海忠气宇轩昂,却没有架子。

    这也是老家人对他的印象。张海忠老家的邻居张书象回忆说,张海忠每次回家都很低调,一辆车,一个司机,吃完饭就走人,从不给村里添麻烦,母亲去世时,他都不允许村里开追悼会。

    张海忠的老家位于距邯郸市60多公里的魏县西南温村。张海忠家姐弟四人,大姐嫁到邻村,大哥早已去世,二哥在村中务农,他最小,也走得最远。“家里人都没沾过他的光。”83岁的张向坤说起小儿子便叹气。至今,张向坤仍住着1960年代建的土房,外层是灰砖,房内是土坯。火炕占了室内三分之一,一台21寸的彩电和一台生锈的落地电扇是仅有的电器,墙壁满是灰尘,挂历居然是1998年的,窗台上的瓶瓶罐罐七零八落,这间屋内唯一有现代气息的是桌上一盒“心相印”纸巾。张向坤说,因为忙工作,张海忠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最近一次大概是4月份。每次回来,他会给父亲一二百元零花钱,有时买上几包烟,除了嘱咐他注意身体,啥都不说。“最后一次回来,呆了没有一个小时。”

    十几年前,张家大儿子患食道癌去世,三年前,老伴病逝,如今最疼爱的小儿子也撒手人寰。“命苦啊!”张向坤念叨着。张家世代在西南温村都很有口碑。西南温村老村支书申西恩还记得,小时候去张家玩,张海忠的曾祖父每次送客出门都会说“海涵”;祖父也读过诗书,是村里出名的老实人;到了张向坤这辈,依然与人为善。村里人一直羡慕张家的和睦。孩子小时,家里困难,大儿子舍不得吃肉,埋头干活;二儿子也是农活儿的好把式。张海忠一直坚持上学,成绩优秀,每天放学,还骑车驮着竹筐去县城卖梨。张海忠从小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写的“中堂”二字曾挂在老房的客厅。张海忠任邯山区办公室主任时,一位同乡发现他办公室也挂着自己的书法作品。

    张海忠的二舅刘少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村里要集资修一条一千多米的柏油路时,张海忠找来了赞助人,在修路功德碑上,每个捐款姓名后都标明捐款数额,从百元至千元不等,而张海忠名字后是省略号,以大字号排在第一位。“人都没了,说这些都没用了。”张向坤插话说。其实,张向坤得到的信息只是张海忠患脑溢血病逝,大家怕老人无法接受 儿子自杀身亡的现实,不敢说出真相。

    申西恩至今想不通张海忠为何会自杀。在他眼中,张海忠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和一般板着脸的官员不同。但后来,他发现见张海忠越来越难,每次去邯郸给他打电话,都在忙,不是开会就是陪领导。过年时,在邯郸的老乡会聚餐,他每年都说要参加,又都爽约。“不是不想来,他已经身不由己了。”申西恩说。一位朋友曾想在邯山区租到便宜的铺面,找张海忠帮忙。张海忠当时还是副区长,打趣说,等转正了再帮你找,以此推托。但自2007年真的“转正”后,老家亲属见他的机会越来越少。

    自杀

    正因此,没人相信性格开朗的张海忠会自杀,而且采用如此残忍的方式。经警方调查,张海忠跪在床边,双肘压在床上,右手握一把菜刀,颈部一处复合创致大动脉断裂。经勘查,现场室内门窗完好无损,均处于内锁状态;办公室窗外平台无攀爬、踩踏痕迹,无翻动迹象,无挣扎、搏斗痕迹;办公室外间饮水机电线被锐器割断,与插头连接的电线外皮被剥开,3根铜线外露,这证明他曾试图电击自杀。

    警方在外间靠北墙茶几上发现一把带有血迹的“福龙”牌菜刀,而里间卧室床头和南墙夹缝间发现一黑色塑料袋,内有“福龙”菜刀纸质包装盒。袋内还有崭新“苏泊尔”牌不锈钢菜刀和“剃头刀”各一把;在带血菜刀刀背侧面提取死者左手食指指纹一枚;室内办公抽屉内有安眠、镇静类药物;经排查,现场遗留的多枚血足迹均为抢救人员所留,另有灰尘足迹系死者拖鞋所留。

    据警方提供的材料,其家属反映:“最近两个月张海忠一直比较忙,回家睡觉也睡不着。以前他就有这个症状,他自己也怀疑有抑郁倾向。”工作人员说,平时都是司机或工作人员给他买睡眠药,医生曾嘱咐张海忠最多服半片,但工作人员发现张海忠有时一次服两片。市中心医院医生介绍,张海忠先后于今年6月25日和7月3日两次前来就诊,自述服用镇静药后一天也才能睡五个小时,医生先后开了思诺思、盐酸倍他啶等镇静类药物。

    一个星期后,张海忠便自杀了

    7月13日,张海忠的遗体在邯郸天渡殡仪馆火化。两天之后,骨灰运回老家西南温村下葬。申西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直到出殡前20分钟才决定开追悼会。“区里没有人制止才开的。”

    申西恩说,参加追悼会的所有邯山区工作人员都落泪了,特别是张海忠的司机杜秀峰痛不欲生。“都说人走茶凉,追悼会上就看出张海忠的人品了。”申西恩说。

    然而所有人对张海忠患抑郁症均讳莫如深。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今,有12名官员因抑郁症自杀,大多因工作压力大所致。事实上,张海忠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唯一能解释张海忠自杀原因的,似乎只有他超负荷的工作。在“大拆促大建,大建促大变”的精神之下,或许心中的痛苦永远无法与外人说。




责任编辑: 刘慧来源: 河北邯郸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