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蔡建龙和同学接起传承的接力棒

发布时间: 2017-02-09   |  来源: 东南网   |  责任编辑: 县域

蔡建龙,来自厦门市忠仑社,16岁。当同龄人在课堂上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打交道时,蔡建龙正以他的行动传承着民族的瑰宝。

情结,始于妈祖

妈祖是闽南文化的灵魂,妈祖是闽南人的"母亲"。大大小小的妈祖庙遍布闽南。在蔡建龙的家乡忠仑社也有一座妈祖庙,名叫神霄宫。这座妈祖庙不知守护了多少代村民,没人知道它始建于哪一年。蔡建龙的父母在庙里做事,父亲在庙里参与科仪(诵经、念咒等)事宜,母亲则从事与闽南戏曲有关的工作。因此,蔡建龙在14岁时加入神霄宫的管理团队,这离不开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这位年轻人是带着诚意而来

电音三太子,它是结合电音和台湾传统的民俗艺阵三太子的表演,电音三太子的电音是电子音乐,与夜店文化颇有渊源,三太子就是哪吒。

传承的接力棒——电音三太子和文化创意

2014年9月27日,蔡建龙和朋友拿着攒了几个月的钱去买三太子的戏服,自此“电音三太子”正式进入他们的生活。

蔡建龙的初衷是利用电音三太子扩大神霄宫的知名度,为当地妈祖的传承做一些事,给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蔡建龙提到,电音三太子第一次演出是在学校运动会上,可能是不符合学校的“口味”,被领导批了。之后在他家附近的忠仑公园表演,却被斥责表演占用人行道。然而蔡建龙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在面对责难的同时,他也收获了观众的掌声。这无形中给了他力量。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坚持下去是正确的选择。

电音三太子不仅代表着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创新,还影响着团队里每个人的生活轨迹——这一群小伙伴因此有机会认识志同道合之人,有机会商演为团队建设积累资金,有机会通过比赛获得录制央视节目的机会……

蔡建龙团队自主设计主题为妈祖的卡贴、T恤,但他们遇到了与众多创业者相同的难题——资金短缺。对此蔡建龙有自己的打算:“我们的重心不是文创,(传承妈祖文化才是目标),这一块可以暂时搁置。”

担起领导团队的责任——我要努力给妈祖看

蔡建龙的电音三太子团队固定成员有9人,平均年龄16岁。 蔡建龙作为创始人,自然也承担起大小事务的统筹工作。从14岁开始,他就以稚嫩的肩膀担起了领导整个团队的担子并带领这个年轻的队伍进入公众的视野。一个00后领导一群00后来传承厦门地区的妈祖文化,这在中国社会上,是一件难得的事。

优秀的团队不应是一盘散沙,而应像是钢筋混凝土一般牢固。谈到团队建设时,蔡建龙毫不避讳:“有段时期,感觉整个团队都快散了。有打篮球的,有做微商的,反正大家都各忙各的,成员的状态不在一个频道上。”

后来在伙伴们互相体谅的过程中,团队逐步建立起以蔡建龙为中心的凝聚力,完成了从散沙到混凝土的蜕变。两年将至,团队运营已经逐步进入稳定状态。蔡建龙说,回想起团队为筹集资金集体做兼职——在外面请路人扫描二维码,成功一个赚一块钱的那段时光,像青春的琴弦被拨响,烙印上十几岁少年的青春记忆。一路走来,他和团队的小伙伴们都不容易。未来希望团队成员只增不减,“最好还能在一起”。

对于为什么要坚持做下去,这个00后给出的答案是“不希望那些关注我的人失望”!

蔡建龙认为团队能走到今天最关键的因素是情感的维系,如组员的相互关心、亲朋好友的支持。

成员一起用做兼职赚的钱养活自己的团队,这…是00后的新套路吗?

年轻,值得热血澎湃。这帮00后敢想敢做,他们有着虔诚的信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也许正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敢劲儿,使他们有勇往直前的行动力。

年少轻狂,年轻人的通病。他们往往过分个性化,缺乏责任心,做事虎头蛇尾。但时间似乎总会善待年轻人。青春,是用来试错的。(作者:冯赛琪,山东潍坊人,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校新闻社责编,并参与北京青年报公众号的运行。)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