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良——最具市场潜力书法家

发布时间: 2017-03-02   |  来源: 台海网   |  责任编辑: 县域

 

刘顺良,字文剑,号净心斋主人,出生地甘肃夏河,本科学历,原为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务外事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世界名家书画院理事、中国网络美展优秀艺术家、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敦煌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甘南民族文化书画院副院长、中华书法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授予“德艺双馨”、被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授予“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被中国网络美展组委会授予“最具市潜力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刘顺良作品赏析

八十年代初期,其作品已在国内外书法大赛崭露头角,并荣获多次奖项,且见诸于报刊、书典、碑林、陈列馆等;九十年代,部分作品被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加拿大等海外友人收藏。正当其名声盛时,他深感这只是初生之犊的冲动,自己的羽毛尚未丰满,如若急于飞翔,必遭风雨搏击。他深刻地体察到丹青之术的深奥,随之像一个苦行僧,匍匐与书法之路,跪拜与书法艺术殿堂。

“不为尘世扰,独守一笔功”。他在倡导一个崇尚艺术的人,必须达到心志要强、言行要谨、意念要诚、气度要宏。而他本人不善张扬、力戒浮躁、坚守宁静、超越自我、净化心灵、展现艺境,取号“净心斋主人”。因而他近数十年隐身于书坛,拒参赛,谢应酬,沉潜书道,苦读细研古今碑帖,朝夕临池精进不缀,转益多师陶熔各派,广纳博取熔古铸今,饱览古典强其学养,体验生活修其性情。通过我化为古,古化为我的离合转化,在痛苦与欣喜的交织中熔冶锻造了其刚健、沉静、遒劲、空灵、自然、俊逸的独特书风。

幼涉书林院,幸结翰墨缘。从政四十载,业余耕砚田。年逾花甲的他,终于破茧成蝶,总算出山了。近年来,其作品被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盛世收藏》、当代中国艺术名家《致敬--中国梦》、首届中国网络美展获奖作品集收藏并展出;为庆祝中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一带一路华夏千年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中国名片》出版个人邮册;为2015年(乙未)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书写祭文;2015年、2016年其书法作品以最受欢迎的人民书画家、优秀人民艺术家献礼全国两会。在书法界亮开了一面独异、鲜活的标杆。“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如今其笔下律动的线条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书作真、草、隶、篆、行各体,展示的是他对自然、艺术、人生感悟后形诸于笔下的轨迹;蕴含着书者的境界、情趣、性格、气质、修养、格调及艺术追求;传达着其情感的符号和人生的语汇;体现着其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与一生心血的积淀;反映了其人文精神的写照。这也许是取悦于专家、爱好者认可的原因所在吧。

书法是春天的艺术,永远年轻前行。愿求艺之道的“朝圣者”以心灵为之,笔随意行,情于墨中,超然物外,焕出光华,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做出新贡献。

刘顺良作品赏析

千丝婉墨青笺伴 兰醉书香不染尘

—记著名书法家刘顺良

笔舞春风寄情深,畅游墨海写天真。万卷良书藏智慧,心正气顺书乾坤。

自学悟书道,温故方创新。他自幼喜好书法,为人厚重中带着质朴,正直中带着豁达。他的书法如同他的为人,作品古朴典雅,雄浑大气,追逐厚重,至善至美。他就是中国著名书法家刘顺良,字文剑,号净心斋主人。刘顺良出生地甘肃夏河,这里的藏族文化滋养了他的成长,佛教文化温润了他的灵魂,其为人为品,都有了本地文化浸润的精神符号。虔诚向上,积极进取,生命顽强,追求真善美,完善自我,叩问生命的真谛,因此,藏族文化与佛教文化在这里得以交融

,在刘顺良身上得以体现。刘顺良先生身上既有西北大漠的粗犷,又有敦煌壁画的神秘灵秀,这种影响潜至骨髓,融入血液,由自然到自觉的文化觉醒,最终流淌于笔墨。举目全国书坛,刘顺良独树一帜,站成西北大漠瑰丽的风景,站成书坛伟岸的标杆。

很多喜爱刘顺良的书法,陶醉于他的书道,共同分享他的篆隶楷草行等各体书法风采。观者欣赏他书法多变的风格,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以古为师,仰圣尊贤,启于智慧成于事;与书做伴,陶情冶性,厚在学识富在心。刘顺良从政四十载,工作之余不忘潜心研究书法。他如饥似渴地埋头经史子集,补充营养。经过日积月累,个人修养全面提高,书法技术也随之跳跃性地进步。八十年代初期,其作品已在国内外书法大赛崭露头角,并荣获多次奖项,且见诸于报刊、书典、碑林、陈列馆等;九十年代,部分作品被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加拿大等海外友人收藏。其书法艺术重传统,求创新,博取众长,融会贯通,师古不泥于古。

刘顺良作品赏析

字里行间灵气透,沁人心脾古书香。人格气质上的憨厚、诚实和大气使然,刘顺良的作品通过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收大师们书法作品中的精髓和营养,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借鉴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宁静致远》所作字形方正,法度谨严、字字古朴、厚重,强调其教化意义。作品秀丽中有阳刚之气,用笔纯朴、结构奇险,交织着端庄与灵动。观刘顺良书作,可知其创作过程中,坚定持之以恒的态度。他撇去现代人的喧嚣与浮躁,平下心来创作、静下心来思考,对他而言,作品的价值不仅是用金钱衡量的,好的作品需要书法家沉心静气的创作。

翰墨如心,篆写人生。其人生如字,厚重凝炼。刘顺良从未停止过对书法艺术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和畅》、《乐境》,既有溢于笔端的恣意豪情,又有温婉流淌的清风雅韵。刘顺良轻松驾驭笔端的轻重,掌握运笔的快慢,瞬间点燃了作品的气韵。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两幅作品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刘顺良用一种人生姿态写出了“和畅”和“乐境”,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推陈出新方为本,万紫千红才是春。《中国梦》中,小字行书俊逸、洒脱,大字篆书也极力宕开笔墨,追逐厚重、坚韧和壮实,以立体、奇伟示人,如异峰突起,庄严、突兀而又顺应造化、从容淡定。作品既像一首恢弘的民族史诗,又像一首《篆音》古筝曲,蕴含着一种铿锵与豪迈,书写着一纸柔情,像搁置了千年的墨香,沉淀了千年的文字,横亘在时代的音符上。方篆《家和万事兴》在自然的随意中,有典雅俊朗,体现书法的博大、深沉,形成“心正笔正,古色古香”的艺术特色。

刘顺良作品赏析

刘顺良先生书法诸体兼备,其艺术境界水准可与古人媲美,骨气劲俏,法度严谨,师古而不泥古,尽得古人飘逸与规矩之风貌。其小楷,取法“二王”,直食其气,落笔处圆润,存筋藏骨,精气结撰,隐秀不事张扬,颇有内美。其隶书,古貌雅气,扑人眉宇,这气象,这格局,这精神,非一般写隶书的书家所能为之。而其行书、草书,远观近察,笔笔见功力,字字见功夫,飘逸而不飘散,灵秀而不媚俗,有一种“气”贯穿其中,荡气回肠,矫若惊龙,叹为观止。

笔走龙蛇墨飘香,诗意人生又一春。在艺术领域,刘顺良迎来了他的第二个春天。刘顺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务外事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世界名家书画院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甘南民族文化书画院副院长、中华书法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授予“德艺双馨”、被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授予“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被中国网络美展组委会授予“最具市潜力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刘顺良作品赏析

千丝婉墨青笺伴,兰醉书香不染尘。刘顺良上溯秦汉魏晋,下探明清近代,隶篆蕴高古,行草飞流云,古韵今风别具意趣。植根传统别于传统,千锤百凿成就了今天在中国书法界独树一帜的刘顺良。挥笔寄情志,泼墨抒情怀。惟有真知,才有灼书。刘顺良用他手中的笔墨,向我们讲述着他的过去和未来。

华艺传媒文化中心艺术总监:田继学

 

2017年2月28日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