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4
|
“十二五”我国人口发展面临6大挑战
记者:“十二五”时期我国的人口发展形势如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将有哪些新思路?
李斌:“十二五”时期人口数量压力仍然巨大,人口素质与分布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交织。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惯性增长的态势,需要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处于高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流动迁移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镇人口数量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的家庭规模、结构和功能也正在发生变化,呈现出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居住离散化等趋势和特点,家庭的整体发展能力亟待提高。
与面临的挑战相对应,“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主要有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把提高人口素质摆到突出位置,把好出生人口素质第一关,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进一步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
——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实施积极、健康、保障、和谐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的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记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请问您对此怎么理解?另外,您提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请问这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李斌:这次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统筹规划,体现了人口因素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三句话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贯彻。我国是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正确把握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清醒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条件。
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人口状况不同。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发展状况和人口计生工作基层基础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把握节奏、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完善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特别扶助等制度,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科技等措施,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兼顾当前与长远,逐步完善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