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摸高 宜宾旭茗奋起发力剑指一流茶企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8
|
市第十一批拔尖人才、旭茗茶业总经理赵先明在指导茶农采摘技巧。
这样一个学者型管理团队无疑为宜宾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精细化管理下如何做强龙头企业的范本。对于渴望在茶叶、蚕桑等特色优势领域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的宜宾来说,旭茗的成功将为宜宾茶业的新一轮腾飞注入一份自信和活力。
肩负如此重任的旭茗茶业,从成立之初就力图站在更高的地方,放眼整个市场。旭茗茶业总经理赵先明告诉记者,采茶、制茶只是公司发展的第一步,他们要利用好自身的技术研发优势,开发生产超微茶粉、茶食品,同时还要推广培训茶业技术,做技术领先型企业。
不仅如此,旭茗茶业还已经把推广宜宾茶文化的社会责任写进了公司的章程中。“下一步,我们要投入1800万元在新厂区兴建茶文化主题宾馆,还要建一座茶博中心,让身处其中的游客所见所触都是宜宾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赵先明表示。
按照规划的蓝图,到2012年,旭茗茶业要建成市内首屈一指的“六位一体”基地(即:茶园建设示范基地、茶叶精深加工基地、茶叶出口基地、茶文化传播基地、屏山茶旅游基地、茶叶技术培训及科研开发基地),力争使“旭茗茶业”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名片”。
到2015年,旭茗茶业要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现在我们所有的公司构架,所有的工作方向都向着上市这样一个方向在努力,茶业企业上市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业内来说都是破天荒头一盘的事,但我们就要这样做,现代化的龙头企业应该高起点、高标准地来要求。”旭茗茶业董事长徐光勇说。
点石成金 昔日荒山变成万亩茶园
初春二月,乍暖还寒。去年的这个时候,旭茗茶业的茶园里已经吐露新绿。今冬气候较往年寒冷不少,宜宾早茶可能要三月初才开始采摘。
虽说距离采摘新茶还有些时日,可屏山县富荣镇朝阳村五组的茶农郭元富却没有闲着。大年初七过后,他就将采茶、储茶要用的茶篓、竹箕等拿出来挨个检查了一遍。他说,他们一家可是掰着指头在算采新茶的时间。“去年,我们一家的茶叶收入就有36000多元,这个年过得可欢喜了!”
和老郭同在一村的彭道信一家去年的种茶收入也有29000多元。“收入噌噌往上涨,一年增加四成的收入,我说好日子才开头呢!”彭道信憨厚地一笑。
郭元富、彭道信是旭茗茶业组建的茶叶专合社成员,目前旭茗茶业有着屏山县富荣镇旭芽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屏山县新发乡凉坝村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专业合作社。2010年,旭茗茶业带动2万余户茶农奔走在致富路上,户均增收近2000元。
“助农增收”这四个字在旭茗茶业总经理赵先明眼里看来,绝不是一句空话。农学院毕业,又专攻茶叶教学研究的他,对茶农有着一种天生的情愫。从茶叶基地建成起,赵先明一有时间就往茶山上跑,满门心思专研技术,在茶园里一呆就是大半天:与茶农讨论种茶心得、传授采摘技巧、指导防病常识……
为更好地在技术上取得优势,夯实研发基础,指导茶农种植茶叶增收致富,旭茗茶业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是四川农业大学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科研试验基地,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四川农业大学屏山县茶叶科技示范专家大院”。
旭茗茶业的三块校企合作牌匾
以市级拔尖人才赵先明为代表的公司管理层还先后取得一批自主研发成果:有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专利号CN101744064A)1项、《兰花香型绿茶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获2007年宜宾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茶叶无公害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获2009年度宜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的!怀揣上市梦的旭茗茶业高层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我们起步晚,但起点不能低,采用的设备要用同行业领先的!从远红外提香机到微波杀青干燥机,再到自动化烘烤设备,旭茗茶业采用了几乎所有先进制茶的配套装备,设备及其配套发热装置全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制作,能保证茶叶在加工中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产品100%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部分达到有机茶标准。因为出色的品质,旭茗茶业的茶叶产品远销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并在日本、摩洛哥、香港、台湾、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包装精美、品质优良的茶叶产品。
旭茗茶业的成功和对“三农”的贡献,受到各方称赞。去年,旭茗茶业公司自有的屏山县富荣镇旭芽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今,公司自有高标准茶园1.5万亩,辐射茶园5万亩,昔日闲置荒芜的山坡已处处绿意盎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金山包”,旭茗茶业也如一艘扬帆的航船在冉冉旭日下,向着更广阔的深海远行…….
(记者 蓝荣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