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百强县的致富经验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21
|
2010年8月15日,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发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名单上,内蒙古准格尔旗由上届的第37位升至第20位,成为西部百强第一。
有谁能想到,仅仅十年前,准格尔旗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十年来,内蒙古准格尔旗乘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发扬“尊崇科学、和谐奋进、追求卓越”的准格尔精神,全力拼搏,奋勇开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了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十个典型旗县市区之一,中国绿色名县,中国金融生态县,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中国最关爱民生旗县,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十年间从国家级贫困县成长为西部第一中国百强县第20位的“准格尔经验”,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也是值得我们总结和深刻解读的。
“发展是硬道理”是准格尔人始终不渝坚守的信念,从国家贫困县到西部百强第一县、全国百强第20位,从全国产煤第一县到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与时俱进的准格尔人不断创造着新的“经济奇迹”。
准格尔旗地处黄河中上游、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地貌以丘陵沟壑区为主,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过去的准格尔旗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农业生产起伏不定,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人民生活十分贫困,被有关专家界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东风,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是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又为这片土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准格尔旗尽管地表沟壑纵横,立地条件较差,但地下却有着丰富的矿藏。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00亿吨。以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地企合建的典范项目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国内一流的火电项目国华准格尔发电厂等大项目相继落地、陆续投产为引擎,加之煤电能源战略大力实施和地方煤炭企业蓬勃崛起的驱动,准格尔旗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一路走高,连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广大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快速提高。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准格尔旗在2005年第一次跨进了全国百强县的行列,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快速向前,2005年89位、2006年67位、2007年57位、2008年47位、2009年37位、2010年20位……

在结构单一的黄金发展期,准格尔旗党委政府居安思危,开始审视自己。他们敏锐的认识到,尽管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令沉寂多年的沟壑山区变得热闹起来,也使当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这种发展方式导致的产业结构单一性、产业层次低端化、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等粗放特征日益明显,发展矛盾日渐突出。
发展经济理论认为,丰富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一段时间内会促进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一味地依靠自然资源,地区经济肯定无法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也可能变成制约发展的劣势。
对于资源富集的准格尔旗来说,路在何方?
这几年,他们一手抓升级,一手抓转型,一手抓壮大经济总量,一手抓提高发展质量,走上了一条依托煤、转化煤和开发利用非煤资源、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循环、产业多元、产业高效、产业生态的转型再造之路。也就是这几年,准格尔旗不仅经济总量大幅度攀升,而且产业层次、产品档次、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度攀升;不仅做到了保增长,而且做到了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无疑,这是一段科学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内涵式的发展历程。

盘点起来,要说第一次大的战役,当属煤炭资源整合、机械化改造三年攻坚战。这项涉及整个鄂尔多斯市煤炭领域的大变革,作为占据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数量、煤炭产量半壁江山的准格尔旗来说,势必是重点和难点。然而,正是这场硬仗,让准格尔旗煤炭领域发生了明显、有效的变化。通过整合改造,地方煤矿数量减少了近一半,单井规模平均达到95万吨,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5%,矿井回采率平均达到75%,煤炭产量则稳步提高,从2005年的770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3760万吨。与此同时,煤从空中走的初级资源转换战略得到积极实施,建成火电项目7个,装机容量364.4万千瓦,另有水电装机容量96万千瓦,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产煤大县、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这为保证地方经济增长、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特别是为应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今,准格尔旗还在继续对炮采、高档普采和可采储量在300万吨以下的煤矿进行整合技改,同时强力推行洗选厂的配建,提高洗选比例,大力开展矿区环境治理和煤矿火区治理,不断推进煤矿大型化建设、煤炭企业现代化发展、原煤洁净化生产,着力提高绿色煤炭产业基地的发展水平。
在这期间,准格尔旗还大量淘汰了落后产能,先后关闭了392台白灰炉、炼铁炉、焦化炉、硅钙炉、电石炉,斥巨资清理高污染、高耗能工业。
正是淘汰、改造与新建并举,准格尔的产业层次在不断的发展中提升,准格尔的经济总量在不断的提升中壮大,准格尔始终迸发着旺盛的发展活力。

与时俱进、与时偕行,是准格尔旗过去发展的证明,也是准格尔旗未来进步的要求。
旗委书记潘志峰、旗长祁·毕西勒图深刻指出:“2008年全旗来自煤电两大行业的财政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7%。如果吨煤价格下跌10元,就按2008年的产量计算,就会直接减少税收2亿元。这说明我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差。”
市场是无情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风险,准格尔旗把结构转型推到了经济工作的前沿阵地上。
认准了就干、能快就不要慢是准格尔人的行事准则。他们在结构转型上的大手笔、大气魄与迅猛发展的经济速度一样令人震惊。2009年,当很多地方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都在为“保八”而苦斗时,准格尔旗却把2009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以5、6月作为项目开工月。为了抓好项目建设,旗委政府安排县级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开一次调度会,及时沟通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严格按照预定计划推进,争取每个项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以项目带转型,以项目保增长,以项目促发展。
2009年5月11日,东华能源(002221,股吧)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奠基开工。5月22日,大唐国际一期50万吨氧化铝、28万吨铝硅钛项目奠基开工;同日,中科合成油2万吨煤炭分级液化中试装置奠基开工。5月28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劳动密集型园区奠基开工。5月31日,伊东集团100万吨环保电石项目奠基开工。6月26日,国电晶阳一期3000吨多晶硅项目奠基开工。6月29日,大路煤炭物流园区奠基开工。10月16日,开滦煤化一期20万吨乙二醇、20万吨煤焦油加氢多联产项目奠基开工。准朔铁路、巴准铁路、沿河铁路、沿河一级公路、快速通道、引黄入沙工程、柳林滩供水工程、大路新区污水处理及再利用工程陆续开工……
2009年,准格尔旗实施的亿元以上项目有9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较上年增长49.5%。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也从2008年的0.4∶83.3∶16.3调整为2009年的4.3∶64.6∶31.1。
2010年,准格尔旗项目建设力度未减。5月上旬,十二连城农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进场施工。6月上旬,暖水砒砂岩地质公园破土动工。7月20日,易高二期20万吨乙二醇项目奠基开工。7月24日,暖水煤炭物流园区奠基开工。7月25日,沙圪堵综合物流园区奠基开工。8月10日,瑞德国际陆港项目奠基开工。8月18日,久泰二期煤基多联产项目奠基开工……全年在建项目443个,其中新开工297个。亿元以上109个,其中新开工54个。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较上年增长28%。
与此同时,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格局逐步形成。2009年3月23 日,全国首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伊泰一期16万吨煤制油项目成功出油。6月14日,自治区首家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蒙绿公司首批有机农畜产品开园。9月8日,大饭铺汽车服务区投运。9月18日,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9月29日,国礼陶瓷一期300万件生产线投产暨“四个基地”挂牌仪式举行。2010年6月30日,伊泰煤制油项目开始满负荷运行。8月6日,京泰酸刺沟2×30万千瓦矸石电厂竣工投产。10月份,久泰一期10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项目,奈伦52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氨项目,中科合成油2万吨煤炭分级液化中试装置陆续开始联动试车……
大项目、大拉动,已成为准格尔结构转型的大亮点。而这个亮点,除了体现在项目大、项目多上,更体现在结构的变化上。仅2009年,准格尔旗就新开工了4个煤化工项目、67个非煤项目,煤化工、非煤行业完成投资134亿元,占到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8%。
作为内蒙古西部17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的大路煤化工基地,目前已形成煤化工产品产能126万吨,尚有7个煤化工项目在建,产能408万吨,14个煤化工项目签定落户协议。现在,准格尔旗正按五百万吨煤制油、二百亿立方米煤制气、五百万吨煤制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的规模,全力打造大路煤化工基地,努力用5年左右时间,把新型煤化工产业培育成准格尔旗重要的支柱产业,把大路煤化工基地打造成国内有影响的新型煤化工基地。
准格尔旗还把非煤资源开发作为转变工业生产方式、打造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战略重点,针对丰富的高岭土等资源,规划建设了准格尔经济开发区10平方公里陶瓷产业园区,目前有国礼陶瓷二期、蒙粤陶瓷、万通玻璃器皿等近亿件陶瓷项目入园建设,另有伊东1.5亿件玻璃瓷、永丰源2.4亿件高档日用瓷、瑞高120万平方米陶板项目签订落户协议。近期又启动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金融商务区。加之五大物流园、八个汽车服务区,必然要为准格尔旗新的产业体系增光添彩。
2009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跨过500亿元,达到540亿元,较上年增长20.6%;以2000年为基期,10年增长了20倍。财政收入跨入100亿元,较上年增长35.3%;以2000年为基期,10年增长了33倍。201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650亿元,财政收入147亿元。
2009年投入36亿元,2010年投入55亿元,广求民意、量体裁衣,政府主打、社会赞助,两年斥资近百亿做大做好“民生蛋糕”,准格尔旗把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民生是根本。民生问题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老百姓的生存生产生活,大到衣食住行,小到吃喝拉撒,以及就业、医疗、教育、社保……凡跟老百姓利益关联的,都是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民生问题在报告中单独提出,要求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准格尔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力改善民生。旗委书记潘志峰、旗长祁·毕西勒图常说:“抓发展、搞建设,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却滞后于经济发展,没有做到"水涨船高"。"十五"以来,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9.3%、47.6%,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5%和15.3%,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再与经济总量同等的县域单位相比,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相对较大、公共产品相对不足,居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富民和强旗并重,像抓强旗一样抓富民,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