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之歌”为村民美好生活―党支部书记钱学余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23
|
近年来,辽宁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山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说起小平房村的巨大变化,村民们都说要感谢他们村的党支部书记钱学余。
1991年,刚满30岁的钱学余被小平房村村民选为小平房村的村委会主任,后来又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小平房村村民年均收入不足三百元,村集体没有一分钱。当他看到贫困的村民拿不出提留款的钱,孩子念不起书,大人没钱看病时,他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他决心兴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村民生活。小平房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钱学余对村里的采矿点实行集中管理,成立了小平房铁矿。
1997年我国正掀起集体企业改制的热潮,上级部门动员、亲朋好友也劝他承包村里的铁矿,但他没有这样做,铁矿仍然是归村集体所有。谈起这件事时,钱学余说,“老百姓选你,说明他信任你。我当村干部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摆脱贫困的面貌。”
在之后的几年里,钱学余又带领村班子成员先后建起6个村办集体企业,资产总额近亿元,近千名农民工进入村办集体企业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钱学余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他聘请省里的专家为小平房村的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确定了小平房村近期产业为工业,中期产业为果业,长期产业为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截止2009年末,小平房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一亿八千万元,纳税3800万元,村级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000元,比他上任前的人均收入提高了30倍。在小平房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钱学余充分的认识到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全村百姓。现在,小平房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有240元至480元的养老补贴金,凡是能考上大学的本村学子都可以得到1000-5000元的助学补助;他还对村内道路进行改造, 为村小学建起了楼房,村委会也建起了办公楼,村民也有了文化活动中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小平房村已初步实现。今年五一前夕,钱学余作为全国劳模到北京收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