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四川甘洛县近百农民工疑似尘肺病死亡调查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28

    多年无序采矿遗祸

    3月21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甘洛县赤普、埃岱以及915矿区。矿区位于县城北苏雄乡,山沟内山一样堆积着废弃的矿渣。

    在赤普矿区豫光6号井硐,记者看到四轮拖拉机进进出出,一车车灰色的矿石运送出来,再被大型车辆拉走。刚刚开出井硐的拖拉机司机,防尘口罩挂在脖子上,脸上、身上落了一层白色的粉尘。井硐口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牌子,上写:为了你的健康,请戴好防尘口罩和佩戴劳保用品。

    在埃岱矿区的一处井硐,记者看到刚刚运送出矿石拖拉机司机佩戴的是白色纱布口罩。

    3月22日,在甘洛县唯一的广场,55名疑似尘肺病患者和6名死难者家属聚拢在一起,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们在铅锌矿打工以及患病后的经历。

    根据他们讲述,本报记者整理出甘洛铅锌矿30载发展演变史以及农民工尘肺病的由来。

    史载,甘洛铅锌矿早在明清就有开采记录。上世纪80年代,有小规模开采。当时的采矿局限于人工用钢钎、錾子的开采,采掘量极小。

    1983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兴起,甘洛县不少乡镇以及政府机构都加入“淘金”行列,浩浩荡荡向赤普、埃岱、干沟等五大矿区。甘洛铅锌矿高峰期有大大小小200多家采矿企业,人数超过30000人,各个矿点农民工因规模大小从20人到近千人。

    甘洛县对外宣传资料显示:甘洛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铅锌矿藏,铅锌资源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铅锌开采成为甘洛县的经济支柱。2005年实施矿业整顿,实现规模化生产,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财政收入和民工收入大幅提高。

    甘洛经济并不发达,矿业是支柱产业,矿业收入占到全县总收入的70%以上。

    20余年大规模掠夺性开采,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

    更可怕的是甘洛长时间存在非法采矿,从矿山开采的审批颁证到生产经营,严重违反《矿产资源法》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工商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那时全县铅锌矿矿主有200余个,转包后实际有大小矿主1100多个,而这1100多个矿井全部集中在5大矿区10平方公里的地方。

    更为严重的是,相关部门越权发证、越权批准采矿许可证以及延续、变更登记问题异常突出,所占比例达到一半;所有矿硐都没有开发利用方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无环境保护措施。

    无序,混乱,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开采导致大量安全事故:自1997年1月1日至2003年10月31日,甘洛铅锌矿山有记载的生产安全事故共发生232起,死亡200人,伤108人,平均每年死亡人数近30人。

    2003年,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为组长,会同组织部、监察厅等多个部门的督导组,在甘洛矿区拉开了整治的序幕。

    原乐山市扶贫办副主任马国刚,1997年始参与非法采矿,非法收入2千多万元。其矿硐坑道穿越成昆铁路和尼日河底,向尼日河排放了10多万吨废渣,前后发生20多起安全事故,死亡10多人,并隐瞒和私了多起死亡和伤残事故。以马国刚案件为突破口,当时甘洛县“双规”了不少县级干部,清理出49名公职人员涉矿,其中包括2名副县级、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在内的党政机关人员29人。

    其中甘洛原县委常委、原县地矿局局长何玉彬违规发证,涉嫌收受他人贿赂20余万元,违法审批矿井15口,这15口井两年时间发生各类事故死亡30余人;省财政厅投资处处长和甘洛县原县长、一名原副县长利用审批矿权及矿业管理之便收受贿赂,在凉山州检察机关开展的查办职务犯罪专项行动中落马。

    随后,甘洛县对辖区5大矿区进行公开拍卖。

    2004年6月9日,甘洛县最后6宗铅锌矿探矿权采矿权拍卖在西昌举行,拍卖成交价达2.314亿元。至此甘洛铅锌矿10宗矿权的拍卖全部完成熥芗婆某黾鄞5 .35 1亿元。

    对此,时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高烽说,此次矿权拍卖的成功,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凉山州委、州政府治理整顿甘洛矿业秩序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甘洛矿业开发步入一个新的时期。

    采访甘洛县官方遭拒

    根据甘洛疑似尘肺病患者不完全统计,在甘洛铅锌矿打工罹患尘肺病症状的人数有200人之众,死亡人数在90人之多。

    铅锌矿是甘洛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县的经济命脉。为了更加详细了解甘洛县30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县1.5万名铅锌矿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状况,以及疑似尘肺病患者相关情况,本报记者于3月24日前往甘洛县政府。

    “农民工在一个铅锌矿干了10几天活,然后他患了尘肺病,你不能说这个农民工就是在这个矿上患上尘肺病的。”甘洛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京川说。

    王京川拒绝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

    (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四川电视台

     1   2   3   4